抗痴呆1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7-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0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0-20页 |
·临床资料 | 第10-15页 |
·病例选择与分组 | 第10-11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3页 |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试验病例的终止 | 第14页 |
·病例的脱落和剔除 | 第14-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试验用药名称和规格 | 第15页 |
·服药方法 | 第15页 |
·合并用药 | 第15-16页 |
·观察项目 | 第16-17页 |
·观察指标 | 第16页 |
·观测时点 | 第16-17页 |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 第17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7页 |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第1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结果 | 第18-20页 |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的比较 | 第18页 |
·治疗前后及两组间MMSE 评分比较 | 第18页 |
·治疗前后MMSE 各亚项前后积分改变 | 第18-19页 |
·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 | 第19页 |
·临床安全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讨论 | 第20-34页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0-24页 |
·脑卒中 | 第21-22页 |
·VD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22-24页 |
·危险因素探讨 | 第24-26页 |
·高血压与血管性痴呆 | 第24页 |
·糖尿病与血管性痴呆 | 第24-25页 |
·心血管疾病与血管性痴呆 | 第25页 |
·血脂代谢紊乱和血管性痴呆 | 第25-26页 |
·抑郁症和血管性痴呆 | 第26页 |
·VD 的治疗 | 第26-28页 |
·胆碱酯酶抑制剂 | 第27页 |
·NMDA 受体拮抗剂 | 第27-28页 |
·抗痴呆1 号的药理作用 | 第28-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中文摘要 | 第42-45页 |
ABSTRACT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