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34页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第11-25页
        1. 发病率第11页
        2. 局部解剖学第11-12页
        3. 病因与病理第12-14页
            3.1 病因学说第12-13页
            3.2 病理变化第13-14页
        4.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4-15页
            4.1 诊断第14页
            4.2 鉴别诊断第14-15页
        5.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第15-17页
            5.1 休息制动、外敷药物第15页
            5.2 鞘内注射第15-17页
            5.3 经皮微创松解术第17页
            5.4 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第17页
        6. 超声在TF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第17-19页
            6.1 超声在TF诊断中的应用第18页
            6.2 超声在TF治疗中的应用第18-19页
        7. 结语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5页
    综述二 中医学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第25-34页
        1. 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认识第25-28页
            1.1 病因病机学说第25页
            1.2 气血理论第25-26页
            1.3 痹症理论第26页
            1.4 经络理论第26-27页
            1.5 脏腑理论第27-28页
        2. 以中医针刀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第28-30页
            2.1 传统中医针刀操作第28-29页
            2.2 针刀配合鞘内药物注射第29页
            2.3 针刀配合手法第29-30页
            2.4 针刀配合中药外治等理疗第30页
        3. 结语和展望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前言第34-35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5-64页
    资料与方法第35-44页
        1. 病例选择第35-36页
            1.1 病例来源第35页
            1.2 诊断标准第35页
            1.3 分期标准第35页
            1.4 纳入标准第35页
            1.5 排除标准第35-36页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第36页
            1.7 剔除及脱落处理第36页
        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2.1 研究类型第36-37页
            2.2 技术路线第37页
        3. 超声检查方法第37-39页
            3.1 设备选择第37页
            3.2 检查方法和内容第37-39页
        4. 治疗方法第39-41页
            4.1 针具及药物第39页
            4.2 针刀治疗方案第39-40页
            4.3 注意事项第40-41页
            4.4 疗程及随访第41页
        5. 评价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第41-42页
        6. 统计学处理第42-43页
        7. 安全性评价第43-44页
    结果第44-55页
        1 一般资料第44-46页
            1.1 完成情况第44页
            1.2 性别、年龄及患指分布第44-46页
        2. 超声下腱鞘炎的病变特点第46-49页
            2.1 正常掌指关节超声影像表现第46页
            2.2 超声下TF病变特点第46-49页
        3. 超声下所测腱鞘及肌腱等数据第49-50页
            3.1 A1滑车及肌腱厚度第49-50页
            3.2 A1滑车宽度第50页
            3.3 A1滑车体表定位第50页
            3.4 A1滑车中心线与两侧指动脉的距离第50页
        4. 疗效分析第50-55页
            4.1 总疗效评定结果第50-51页
            4.2 各阶段VAS评分比较第51-52页
            4.3 各阶段Quinnell分级比较第52-55页
    讨论第55-64页
        1. 发病率及机制第55页
        2. 超声引导使T诊断更具客观性第55-57页
            2.1 超声下TF的5种影像特点第55-56页
            2.2 超声下TF的病理分期第56-57页
            2.3 超声下TF的鉴别诊断与注意事项第57页
        3. 超声引导使TF的针刀治疗趋向标准化第57-60页
            3.1 准确定位病变滑车第58-59页
            3.2 针刀松解术操作规范第59-60页
        4.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疗效分析第60-62页
        5.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安全性分析第62页
        6.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优点与缺点第62-63页
        7. 结语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1 CRF表第66-74页
附录2 针刀治疗知情同意书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台宗佛医文献整理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北京健康乡村示范社区的中风病二级预防现状及中医体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