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廉价金属稳定的两性中间体和两性分子的环化反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9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π-烯丙基金属络合物的两性中间体的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第15-46页
        1.2.1 钯-三亚甲基甲烷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15-22页
        1.2.2 活化的乙烯基环丙烷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22-27页
        1.2.3 乙烯基氮杂环丙烷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27-30页
        1.2.4 乙烯基噁唑啉酮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30-31页
        1.2.5 乙烯基环氧乙烷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31-36页
        1.2.6 碳酸乙烯亚乙酯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3-体系)第36-39页
        1.2.7 γ-亚甲基-δ-戊内酯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4-体系)第39-42页
        1.2.8 乙烯基苯并噁嗪酮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4-体系)第42-45页
        1.2.9 乙烯基噁丁烷产生的两性中间体(1,4-体系)第45-46页
    1.3 烯醇重氮类化合物产生的两性中间体的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第46-51页
    1.4 两性分子参与的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第51-58页
    1.5 小结与立题思想第58-59页
第二章 铁催化的脱羧[4+1]环加成反应:经历铁稳定的两性中间体第59-96页
    2.1 引言第59-6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2.2.1 反应条件优化第61-63页
        2.2.2 底物适用范围第63-65页
        2.2.3 克级规模反应和产物Ⅱ-22w的合成转化第65-66页
        2.2.4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66-69页
    2.3 小结第69页
    2.4 实验部分第69-96页
        2.4.1 仪器、试剂及方法第69页
        2.4.2 原料的合成第69-70页
        2.4.3 吲哚啉的合成及表征第70-77页
        2.4.4 产物Ⅱ-22w的合成转化第77-78页
        2.4.5 机理实验第78-81页
        2.4.6 化合物11-25的晶体结构数据第81-88页
        2.4.7 DFT计算方法和结果第88-96页
第三章 硫叶立德和亚丙二烯基铜中间体的催化不对称[4+1]环加成反应第96-150页
    3.1 引言第96-9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98-109页
        3.2.1 反应条件优化第98-103页
        3.2.2 底物适用范围第103-106页
        3.2.3 克级规模反应和产物Ⅲ-15a的合成转化第106-107页
        3.2.4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107-109页
    3.3 小结第109-110页
    3.4 实验部分第110-150页
        3.4.1 仪器、试剂及方法第110页
        3.4.2 乙炔基苯并噁嗪酮底物的合成及表征第110-113页
        3.4.3 硫叶立德和硫盐底物的合成第113-118页
        3.4.4 手性吲哚啉的合成及表征第118-127页
        3.4.5 手性吡咯的合成及表征第127-129页
        3.4.6 化合物Ⅲ-15a的合成转化第129-131页
        3.4.7 化合物的Ⅲ-23晶体结构数据第131-140页
        3.4.8 化合物的Ⅲ-15f晶体结构数据第140-150页
第四章 封端型氧或氮取代的异氰酸酯的催化取代/环化序列反应合成1-烷氧基苯并咪唑酮和1-烷氧基(氨基)-3,4-二氢喹唑啉-2-酮第150-186页
    4.1 引言第150-15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54-163页
        4.2.1 反应条件优化第154-158页
        4.2.2 底物适用范围第158-163页
        4.2.3 产物IV-30k和IV-34b的合成转化第163页
    4.3 小结第163-164页
    4.4 实验部分第164-186页
        4.4.1 仪器、试剂及方法第164页
        4.4.2 原料的合成及表征第164-168页
        4.4.3 1-烷氧基-苯并咪唑酮IV-30的合成及表征第168-172页
        4.4.4 1-烷氧基-3,4-二氢喹唑啉-2-酮IV-34的合成及表征第172-176页
        4.4.5 1-氨基-3,4-二氢喹唑啉-2-酮IV-35的合成及表征第176-181页
        4.4.6 苯并噻吩衍生物IV-37的合成及表征第181-184页
        4.4.7 产物IV-30k和IV-30h的合成转化及表征第184-186页
第五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醛和乙烯基苯并噁嗪酮的脱羧环化反应第186-209页
    5.1 引言第186-188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88-193页
        5.2.1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前体L3的合成第188页
        5.2.2 反应条件优化第188-191页
        5.2.3 底物适用范围第191-193页
    5.3 小结第193页
    5.4 实验部分第193-209页
        5.4.1 仪器、试剂及方法第193-194页
        5.4.2 原料与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第194-195页
        5.4.3 吲哚啉V-21的合成及表征第195-199页
        5.4.4 化合物V-21a的晶体结构数据第199-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39页
附录Ⅰ: 典型化合物的NMR谱图第239-276页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276-278页
致谢第278-279页

论文共2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腈类化合物参与的碳—碳及碳—杂键构建研究
下一篇:钯催化烯烃官能团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