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8-23页 |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2 通风系统优化模型解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和刘东煤矿通风系统现状 | 第23-33页 |
| 2.1 通风系统优化模型解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3-27页 |
| 2.2 刘东煤矿概况 | 第27-29页 |
| 2.3 通风系统现状模拟方法及模拟结果 | 第29-30页 |
| 2.4 通风系统现状模拟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 3 通风系统改造及方案分析 | 第33-54页 |
| 3.1 延伸水平断面优化 | 第33-42页 |
| 3.2 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 | 第42-46页 |
| 3.3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分析 | 第46-53页 |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 4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4-64页 |
| 4.1 优选指标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54-59页 |
| 4.2 指标权重的分析 | 第59-62页 |
| 4.3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选指标分级 | 第62-63页 |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 5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选模型的研究 | 第64-83页 |
| 5.1 基于测度优模型方案研究 | 第64-71页 |
| 5.2 基于可拓学的方案优选模型研究 | 第71-80页 |
| 5.3 最优方案分析 | 第80-82页 |
| 5.4 小结 | 第82-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结论 | 第83页 |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83-84页 |
| 6.3 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附表 | 第89-129页 |
| 附图 | 第129-13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4-13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