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5-23页 |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20页 |
1.1 近年来新发、突发呼吸道病毒传染病逐渐增多 | 第15-17页 |
1.2 快速筛查对于治疗病情和阻止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1.3 现有试剂盒及检测仪器操作复杂繁琐 | 第18页 |
1.4 进一步提高基层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能力 | 第18页 |
1.5 PSR技术发展迅速,特别适合应用于快速检测 | 第18-20页 |
2.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20-23页 |
2.1 鼻咽拭子病毒核酸快速提取技术 | 第20-21页 |
2.2 聚合酶螺旋反应扩增RNA病毒的理论探讨 | 第21页 |
2.3 聚合酶螺旋扩增法快速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方法的建立 | 第21页 |
2.4 聚合酶螺旋扩增法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的建立 | 第21-22页 |
2.5 多重快速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方法的建立 | 第22-23页 |
第一章 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提取技术 | 第23-30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1.1.1 病毒株 | 第23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1.1.4 原理 | 第24页 |
1.1.5 病毒模板的制备 | 第24页 |
1.1.6 自制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步骤 | 第24-25页 |
1.1.7 甲型H1N1流感病毒LAMP扩增引物 | 第25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25-29页 |
1.2.1 不同Chelex浓度对病毒RNA核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1.2.2 不同震荡时间对病毒RNA核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1.2.3 不同加热温度对病毒RNA核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1.2.4 与商业试剂盒提取效果比较 | 第28-29页 |
1.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甲型H1N1流感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39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1.1.1 病毒株 | 第32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32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选择 | 第33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33-34页 |
1.1.6 PSR结果判读方式 | 第34页 |
1.1.7 PCR结果判读方式 | 第34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34-38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34-35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35-36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36-38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38页 |
1.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甲型H3N2流感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9-46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1.1.1 病毒株 | 第39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的选择 | 第40-41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41页 |
1.1.6 PSR反应结果的判读 | 第41页 |
1.1.7 PCR反应体系 | 第41-42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42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42-43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43-45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45页 |
1.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甲型H5N1流感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6-53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1.1.1 病毒株 | 第46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46-47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的选择 | 第47-48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48页 |
1.1.6 PSR反应结果判读 | 第48-49页 |
1.1.7 PCR反应体系 | 第49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49-50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50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50-52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52页 |
1.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甲型H7N9流感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3-60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1.1.1 病毒株 | 第53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53-54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的选择 | 第54-55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55页 |
1.1.6 PSR反应结果判读 | 第55-56页 |
1.1.7 PCR反应体系 | 第56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56-59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56-57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57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57-59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59页 |
1.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人腺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0-68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1.1.1 病毒株 | 第61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61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61-62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的选择 | 第62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62-63页 |
1.1.6 PSR反应结果判读 | 第63页 |
1.1.7 PCR反应体系 | 第63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63-67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63-64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64-65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65-67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67页 |
1.3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人偏肺病毒PS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8-76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1.1.1 病毒株 | 第69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69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69-70页 |
1.1.4 特异性靶基因的选择 | 第70页 |
1.1.5 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70页 |
1.1.6 PSR反应结果判读 | 第70-71页 |
1.1.7 PCR反应体系 | 第71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71-75页 |
1.2.1 最佳温度实验 | 第71-72页 |
1.2.2 特异性实验 | 第72-73页 |
1.2.3 敏感性实验 | 第73-75页 |
1.2.4 临床样本验证 | 第75页 |
1.3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八章 PSR法快速检测黄热病毒 | 第76-88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1.1.1 病毒株 | 第80页 |
1.1.2 仪器和设备 | 第80-81页 |
1.1.3 实验试剂 | 第81页 |
1.1.4 原理 | 第81-82页 |
1.1.5 病毒模板的制备 | 第82页 |
1.1.6 PSR引物设计 | 第82页 |
1.1.7 PSR反应体系 | 第82-83页 |
1.1.8 PSR反应结果检测 | 第83页 |
1.1.9 PSR与PCR敏感性比较 | 第83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83-87页 |
1.2.1 最佳温度筛选结果 | 第83-84页 |
1.2.2 PSR的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84-86页 |
1.2.3 PSR与PCR方法检测黄热病毒的灵敏度比较 | 第86-87页 |
1.3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九章 多重快速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第88-98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88-90页 |
1.1.1 病毒株 | 第88页 |
1.1.2 多重检测系统设计 | 第88-89页 |
1.1.3 仪器和设备 | 第89页 |
1.1.4 实验试剂 | 第89-90页 |
1.1.5 检测方法 | 第90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90-96页 |
1.2.1 多重系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90-91页 |
1.2.2 多重系统检测甲型H3N2流感病毒 | 第91-92页 |
1.2.3 多重系统检测甲型H5N1流感病毒 | 第92-93页 |
1.2.4 多重系统检测甲型H7N9流感病毒 | 第93-94页 |
1.2.5 多重系统检测人腺病毒 | 第94-95页 |
1.2.6 多重系统检测人偏肺病毒 | 第95-96页 |
1.3 小结 | 第96-98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6-107页 |
主要简历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