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浙江电网输电线路冰灾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2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输电线路覆冰产生机理及事故危害第14-27页
    2.1 输电线路覆冰的分类第14-15页
    2.2 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事故类型第15-17页
        2.2.1 过负载事故第15-16页
        2.2.2 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引起的机械和电气事故第16-17页
        2.2.3 绝缘子覆冰以及冰棱桥接伞裙造成的闪络事故第17页
        2.2.4 不均匀覆冰引起的导线舞动事故第17页
    2.3 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第17-27页
        2.3.1 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机理第17-20页
        2.3.2 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因素第20-23页
        2.3.3 输电线路覆冰模型第23-27页
第3章 浙江电网冰灾事故情况调查第27-36页
    3.1 浙江主网线路概况第27-29页
    3.2 浙江输电线路冰灾历史记录第29页
    3.3 2008年浙江电网冰灾基本情况及统计第29-32页
        3.3.1 2008年浙江电网冰灾基本情况第30-31页
        3.3.2 2008年浙江电网输电线路受损情况第31-32页
    3.4 2013年浙江电网冰灾基本情况及统计第32-34页
        3.4.1 2013年浙江电网冰灾基本情况第32-33页
        3.4.2 2013年浙江电网输电线路受损情况第33-34页
    3.5 2008年与2013年浙江电网冰灾情况对比第34-36页
        3.5.1 冰灾区域对比第34页
        3.5.2 线路受损情况对比第34-35页
        3.5.3 线路受损情况分析第35-36页
第4章 浙江电网冰灾事故原因分析第36-57页
    4.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第36页
    4.2 浙电电网冰灾气象分析第36-40页
        4.2.1 低温高湿气象特征第36-39页
        4.2.2 降雪、冻雨气象特征第39-40页
    4.3 浙江电网冰灾覆冰情况分析第40-46页
        4.3.1 2008年浙江电网冰灾覆冰情况第40-42页
        4.3.2 2013年浙江电网冰灾覆冰情况第42-46页
    4.4 浙江电网输电线路受力分析校验第46-52页
        4.4.1 导地线过载能力校验第46-48页
        4.4.2 导地线偏移校验第48-49页
        4.4.3 不同期脱冰情况下导-导、导-地线档中距离校验第49-50页
        4.4.4 不均匀覆冰情况下导地线不平衡张力校验第50-52页
    4.5 冰灾线路典型杆塔受力模型计算分析第52-55页
    4.6 冰灾结论第55-57页
第5章 浙江电网输电线路冰灾防治措施第57-72页
    5.1 应用新设计规范提高输电线路抗冰能力第57-60页
        5.1.1 提高浙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设计第57-59页
        5.1.2 按照新覆冰设计校核输电线路抗冰能力第59页
        5.1.3 校核结论第59-60页
    5.2 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输电线路抗冰能力第60-69页
        5.2.1 技术改造原则第60-61页
        5.2.2 技术改造方案第61-63页
        5.2.3 典型改造案例(220kV丽枫2Q68线优化补强改造工程)第63-69页
    5.3 采用融冰技术提高输电线路抗冰能力第69-72页
        5.3.1 融冰技术选取第69-70页
        5.3.2 融冰线路选取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恢复策略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的服务形式及其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