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绿色施工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人员可靠性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5-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分析 | 第20-28页 |
2.1 绿色施工系统的分析 | 第20-24页 |
2.1.1 系统概念及特征 | 第20-21页 |
2.1.2 绿色施工系统的各工作单元的划分 | 第21-22页 |
2.1.3 绿色施工系统的项目目标 | 第22-24页 |
2.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分析的研究 | 第24-27页 |
2.2.1 人员可靠性概述 | 第24-26页 |
2.2.2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界定 | 第26-27页 |
2.2.3 绿色施工系统的工作单元人员可靠性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系统多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研究 | 第28-38页 |
3.1 影响系统目标人员可靠性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2 系统多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研究 | 第30-35页 |
3.2.1 成本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30-31页 |
3.2.2 进度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31-32页 |
3.2.3 质量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32-33页 |
3.2.4 安全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33-34页 |
3.2.5 环境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34-35页 |
3.3 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测度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分析计算研究 | 第38-50页 |
4.1 系统人员可靠性模型的构建 | 第38-43页 |
4.1.1 典型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38-42页 |
4.1.2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逻辑框图的构建 | 第42-43页 |
4.2 网络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 第43-47页 |
4.2.1 图论基础 | 第43-44页 |
4.2.2 网络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 | 第44-47页 |
4.3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计算 | 第47-48页 |
4.3.1 符号表示 | 第47页 |
4.3.2 绿色施工总系统人员可靠性的计算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第50-58页 |
5.1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评价体系概述 | 第50-51页 |
5.1.1 评价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 第50页 |
5.1.2 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50-51页 |
5.2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51-53页 |
5.2.1 层次分析法 | 第51-52页 |
5.2.2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52-53页 |
5.3 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 第53-56页 |
5.3.1 模糊数学方法 | 第53-54页 |
5.3.2 模糊数学评价区间模型构建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工程例子 | 第58-72页 |
6.1 工作单元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59-65页 |
6.1.1 工作单元成本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59-60页 |
6.1.2 工作单元进度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60-61页 |
6.1.3 工作单元质量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61-62页 |
6.1.4 工作单元安全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62-64页 |
6.1.5 工作单元环境目标下人员可靠性的测度 | 第64-65页 |
6.2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计算 | 第65-67页 |
6.3 绿色施工系统人员可靠性的评价 | 第67-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73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