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4-32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半导体材料光电催化研究现状 | 第15-29页 |
1.2.1 半导体能带理论 | 第15-16页 |
1.2.2 常见光电催化反应机理 | 第16-19页 |
1.2.3 影响半导体材料光电催化效率的因素 | 第19-21页 |
1.2.4 提高半导体材料光电催化效率的方法途径 | 第21-29页 |
1.3 光电催化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第29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9-32页 |
2 Ni 纳米颗粒/TiO_2纳米管阵列复合催化材料光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研究 | 第32-46页 |
2.1 引言 | 第32-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35-36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36页 |
2.2.4 样品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2.3.1 样品形貌 | 第36-37页 |
2.3.2 样品晶型和组分 | 第37-38页 |
2.3.3 样品催化性能 | 第38-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3 PtNi 合金纳米颗粒/TiO_2纳米管阵列复合催化材料光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3.2.2 样品制备 | 第47-48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48-49页 |
3.2.4 样品催化性能测试 | 第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3.3.1 样品形貌 | 第49-50页 |
3.3.2 样品晶型和组分 | 第50-52页 |
3.3.3 样品催化性能 | 第52-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Bi_2S_3/WO_3异质结薄膜材料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2-82页 |
4.1 前言 | 第62-6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3-64页 |
4.2.2 样品制备 | 第64-65页 |
4.2.3 样品表征 | 第65页 |
4.2.4 样品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4.3.1 样品形貌 | 第66-69页 |
4.3.2 样品结构组成 | 第69-71页 |
4.3.3 样品光吸收性能 | 第71页 |
4.3.4 样品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能 | 第71-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5 BiVO_4纳米片阵列光电氧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 第82-102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3-86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83-84页 |
5.2.2 样品制备 | 第84页 |
5.2.3 样品表征 | 第84页 |
5.2.4 样品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4-8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0页 |
5.3.1 样品形貌 | 第86-89页 |
5.3.2 样品组分晶型 | 第89-92页 |
5.3.3 样品光电化学性能 | 第92-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2-104页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4页 |
6.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4页 |
附录 | 第124-125页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4-125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第125页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5页 |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