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真菌漆酶在非水介质中的催化特性及其用于偶联聚合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6页
    1.1 漆酶的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第12-20页
        1.1.1 漆酶的存在与结构第12-13页
        1.1.2 漆酶的催化底物第13-14页
        1.1.3 漆酶与底物的作用机制第14-15页
        1.1.4 酶催化的反应机制第15-18页
        1.1.5 影响漆酶催化产物的主要因素第18-20页
    1.2 漆酶在非水相介质中催化合成反应第20-31页
        1.2.1 漆酶催化酚类底物合成反应第20-27页
        1.2.2 漆酶催化胺类底物合成反应第27-29页
        1.2.3 漆酶催化非特异性底物聚合反应第29-31页
    1.3 漆酶催化合成用于材料制备或改性的研究进展第31-34页
        1.3.1 酚与木质纤维素接枝共聚第31-32页
        1.3.2 壳聚糖改性与功能化第32-33页
        1.3.3 聚丙烯酸树酯改性第33-34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34-36页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4页
        1.4.2 本研究主要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P. conchatus 漆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第36-55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42页
        2.2.1 菌种和培养基第36-37页
        2.2.2 培养条件和方法第37页
        2.2.3 酶活的测定第37-38页
        2.2.4 漆酶的纯化第38页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第38-39页
        2.2.6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9页
        2.2.7 MALDI TOF MS 分析第39-40页
        2.2.8 原子吸收光谱第40页
        2.2.9 底物特异性第40-42页
        2.2.10 酶的稳定性第42页
        2.2.1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4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2.3.1 漆酶的生产第42-43页
        2.3.2 漆酶的纯化第43-46页
        2.3.3 MALDI-MS 精确测定漆酶分子量第46-47页
        2.3.4 催化中心金属离子的 UV-Vis 光谱分析第47-48页
        2.3.5 催化中心金属离子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48页
        2.3.6 N-末端氨基酸顺序第48-50页
        2.3.7 底物特异性第50-52页
        2.3.8 漆酶的稳定性第52-53页
    2.4 结论第53-55页
第三章 漆酶在水/溶剂中催化 ABTS 氧化的研究第55-73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3.2.1 漆酶第55-56页
        3.2.2 初始反应速率测试第56页
        3.2.3 米氏方程常数的测量第56-57页
        3.2.4 ABTS 的溶剂法回收第57页
        3.2.5 ABTS 的盐析法回收第57页
        3.2.6 其他分析方法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71页
        3.3.1 丙酮抑制漆酶催化氧化 ABTS 的速率第58-59页
        3.3.2 丙酮抑制漆酶与 ABTS 的结合第59-61页
        3.3.3 丙酮消减 ABTS 自由基第61-66页
        3.3.4 金属离子的影响第66-68页
        3.3.5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68-69页
        3.3.6 ABTS 的可回收性初探第69-71页
    3.4 结论第71-73页
第四章 漆酶/ABTS 催化制备 2,3-二氨基酚嗪第73-84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4-76页
        4.2.1 漆酶与试剂第74页
        4.2.2 邻苯二胺提纯第74页
        4.2.3 漆酶催化合成第74-75页
        4.2.4 漆酶在水/有机相催化邻苯二胺氧化第75页
        4.2.5 合成产物的光谱学分析第75-7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6-83页
        4.3.1 邻苯二胺的氧化聚合的 UV-Vis 光谱特征第76-79页
        4.3.2 合成产物的产率第79页
        4.3.3 FT-IR 光谱第79-80页
        4.3.4 产物的 UV-Vis 光谱特征第80-81页
        4.3.5 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第81-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漆酶催化酶解木质素合成水凝胶的研究第84-106页
    5.1 引言第84-85页
    5.2 实验第85-89页
        5.2.1 原料和试剂第85-86页
        5.2.2 桉木的酸性亚硫酸盐预处理第86页
        5.2.3 维素酶水解第86-87页
        5.2.4 酶解木质素的分离与提纯第87页
        5.2.5 漆酶催化木质素合成水凝胶第87页
        5.2.6 原料和预处理底物成分分析第87-88页
        5.2.7 木质素水凝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第88页
        5.2.8 木质素水凝胶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验第88-89页
        5.2.9 木质素水凝胶生物活性检验第8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9-104页
        5.3.1 预处理对底物得率和性质的影响第89-92页
        5.3.2 预处理对底物化学组成的影响第92-93页
        5.3.3 预处理对酶水解的影响第93-95页
        5.3.4 磨浆对酶水解的影响第95-96页
        5.3.5 木质素水凝胶的合成第96-100页
        5.3.6 木质素水凝胶的保水能力第100-101页
        5.3.7 木质素水凝胶的抗氧化特性第101-103页
        5.3.8 木质素水凝胶吸附蛋白质的性能第103页
        5.3.9 木质素水凝胶致酶变性的性能第103-104页
    5.4 结论第104-106页
结论第106-109页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06-107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7-108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9页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有机材料在光电器件和汽车安全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下一篇:TD-SCDMA产业自主创新的政府R&D补贴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