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中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3.1 历史分析法 | 第10-11页 |
1.3.2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1.3.3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1.3.4 定量分析法 | 第11页 |
1.3.5 定性分析法 | 第11-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概况 | 第13-28页 |
2.1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界定及基本特性 | 第13-17页 |
2.1.1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2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基本特性 | 第14-17页 |
2.2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演变 | 第17-23页 |
2.2.1 第一阶段: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孕育期(1980—1984) | 第17-18页 |
2.2.2 第二阶段: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成期(1985—1993) | 第18-19页 |
2.2.3 第三阶段: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期(1994—1998) | 第19-21页 |
2.2.4 第四阶段: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繁荣期(1999—至今) | 第21-23页 |
2.3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分类 | 第23-28页 |
2.3.1 资讯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3-24页 |
2.3.2 讲座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4页 |
2.3.3 专题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4-25页 |
2.3.4 谈话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5页 |
2.3.5 庭审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5页 |
2.3.6 娱乐类电视法制节目 | 第25-26页 |
2.3.7 当前我国主要电视法制节目类别分布情况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及数据分析 | 第28-53页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第28-29页 |
3.1.1 调查问卷的目的 | 第28页 |
3.1.2 问卷的设计思路 | 第28页 |
3.1.3 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28-29页 |
3.1.4 问卷的发放统计 | 第29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53页 |
3.2.1 调查样本的构成 | 第29-32页 |
3.2.2 电视法制节目收看情况 | 第32-39页 |
3.2.3 电视法制节目收看动机 | 第39-42页 |
3.2.4 受众对电视法制节目的态度及具体情况 | 第42-50页 |
3.2.5 受众对电视法制节目的意见及建议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思想性 | 第53-67页 |
4.1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思想性内涵 | 第53-56页 |
4.1.1 遵守法治理性 | 第53-54页 |
4.1.2 普及法律知识 | 第54-55页 |
4.1.3 体验法制力量 | 第55页 |
4.1.4 培养守法情怀 | 第55-56页 |
4.2 实现我国电视法制节目思想性的策略 | 第56-63页 |
4.2.1 节目定位策略 | 第56-57页 |
4.2.2 选题策略 | 第57-59页 |
4.2.3 多元化叙述策略 | 第59-63页 |
4.3 应当避免的问题 | 第63-67页 |
4.3.1 选题重复 | 第63-64页 |
4.3.2 选题远离生活 | 第64-65页 |
4.3.3 过度专业与不够专业 | 第65页 |
4.3.4 法律含量不足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观赏性 | 第67-79页 |
5.1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观赏性内涵 | 第67-71页 |
5.1.1 曲折度 | 第67-68页 |
5.1.2 偶然性 | 第68页 |
5.1.3 道德感 | 第68-69页 |
5.1.4 温情性 | 第69-70页 |
5.1.5 威慑力 | 第70-71页 |
5.1.6 趣味性 | 第71页 |
5.2 实现我国电视法制节目观赏性的策略 | 第71-75页 |
5.2.1 情节驱动策略 | 第71-73页 |
5.2.2 情感驱动策略 | 第73-74页 |
5.2.3 刑侦驱动策略 | 第74-75页 |
5.3 应当避免的问题 | 第75-79页 |
5.3.1 形式单一雷同 | 第75-76页 |
5.3.2 情节渲染过度 | 第76-77页 |
5.3.3 电视暴力 | 第77页 |
5.3.4 趣味性缺失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