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TA测试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29页 |
2.1 涉众分析 | 第13-14页 |
2.2 定义边界及主角 | 第14页 |
2.3 获取业务用例 | 第14-18页 |
2.4 领域建模 | 第18-19页 |
2.4.1 分析领域问题 | 第18页 |
2.4.2 建立领域模型 | 第18页 |
2.4.3 验证领域模型 | 第18-19页 |
2.5 获取非功能性需求 | 第19-21页 |
2.5.1 可靠性 | 第19-20页 |
2.5.2 可用性 | 第20页 |
2.5.3 有效性 | 第20-21页 |
2.6 概念建模 | 第21-23页 |
2.6.1 获取概念用例 | 第21-22页 |
2.6.2 分析概念用例 | 第22页 |
2.6.3 建立概念模型 | 第22-23页 |
2.7 获取系统用例 | 第23-27页 |
2.8 建立分析模型 | 第27-2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 | 第29-48页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9-30页 |
3.2 设计模型 | 第30-31页 |
3.3 业务流程管理器的设计 | 第31-37页 |
3.3.1 整体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3.3.2 业务流程推进到下一环节 | 第34-35页 |
3.3.3 业务流程错误管理 | 第35-37页 |
3.4 业务规则管理器的设计 | 第37-40页 |
3.4.1 信号强度校正规则 | 第37-38页 |
3.4.2 参数修改规则 | 第38-40页 |
3.4.3 测试通过规则 | 第40页 |
3.5 自动化测试 | 第40-42页 |
3.6 仪器设备驱动 | 第42-44页 |
3.6.1 仪器设备设定 | 第42-43页 |
3.6.2 仪器设备量测 | 第43-44页 |
3.7 测试记录管理 | 第44页 |
3.8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 第44页 |
3.9 系统流程设计 | 第44-46页 |
3.10 接.设计 | 第46-47页 |
3.10.1 为软件层次设计接 | 第46-47页 |
3.10.2 为具有相似行为的实体对象设计接 | 第47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 第48-64页 |
4.1 LabVIEW介绍 | 第48页 |
4.2 部署模型 | 第48-50页 |
4.3 表示层的设计实现 | 第50-58页 |
4.3.1 表示层主界面 | 第50-53页 |
4.3.2 工程技术员登录界面 | 第53页 |
4.3.3 系统维护界面 | 第53-57页 |
4.3.4 路径损失校准界面 | 第57-58页 |
4.4 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实现 | 第58-61页 |
4.4.1 业务流程控制器 | 第58页 |
4.4.2 检查网络状态 | 第58-59页 |
4.4.3 访问管理信息系统 | 第59-60页 |
4.4.4 控制仪器设备 | 第60-61页 |
4.4.5 控制嵌入式多媒体终端适配器 | 第61页 |
4.5 业务数据层的开发与实现 | 第61-63页 |
4.5.1 测试项目列表 | 第62页 |
4.5.2 Telnet指令集 | 第62页 |
4.5.3 SNMP指令集 | 第62-63页 |
4.5.4 系统参数 | 第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 | 第64-72页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4-66页 |
5.2 系统测试方法 | 第66页 |
5.3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 第66-69页 |
5.3.1 测试软件系统界面测试用例设计 | 第66-67页 |
5.3.2 测试软件系统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 第67-68页 |
5.3.3 测试软件系统性能测试用例设计 | 第68-69页 |
5.4 系统测试报告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