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城市网络、地方网络论文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与降损技术选择方法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电力系统节能降损的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电网损耗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内电网的电能损耗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电网的电能损耗现状第14-15页
        1.2.3 国内外电网损耗现状总结第15-16页
    1.3 中低压配电网降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研究第16-17页
        1.3.2 中低压配电网的降损措施研究第17-19页
        1.3.3 中低压配电网降损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章节结构安排第20-22页
2 中低压配电网技术损耗的影响因素及相应降损措施第22-36页
    2.1 配电网技术损耗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2.2 中低压配电网主要设备的技术损耗第23-24页
        2.2.1 配电变压器的技术损耗第23页
        2.2.2 中压配电线路的技术损耗第23-24页
        2.2.3 低压配电线路的技术损耗第24页
    2.3 中低压配电网技术损耗的影响因素第24-28页
        2.3.1 损耗影响因素集合第24-26页
        2.3.2 中低压配电网技术损耗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第26-28页
    2.4 中低压配电网的降损技术措施第28-34页
        2.4.1 缩短低压线路长度第29-30页
        2.4.2 无功补偿第30-31页
        2.4.3 平衡三相负荷第31-32页
        2.4.4 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第32页
        2.4.5 采用节能变压器第32-33页
        2.4.6 采用大线径配电线路第33-34页
    2.5 小结第34-36页
3 中低压配电网技术损耗的分析指标及其方法第36-56页
    3.1 序言第36-37页
    3.2 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的数据获取及处理第37-40页
        3.2.1 用于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的基本信息第37-38页
        3.2.2 数据填充第38-39页
        3.2.3 不良数据识别与调整第39-40页
    3.3 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的多场景生成第40-44页
        3.3.1 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的不确定性第40-42页
        3.3.2 多场景生成方法第42-44页
    3.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方法第44-51页
        3.4.1 损耗分析的样本结构第44-46页
        3.4.2 损耗分析指标体系第46-48页
        3.4.3 灰色关联分析在损耗分析中的应用第48-50页
        3.4.4 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的主要流程第50-51页
    3.5 算例第51-55页
    3.6 小结第55-56页
4 多降损措施组合的中低压配电网优化模型及方法第56-72页
    4.1 序言第56-57页
    4.2 降损改造备选方案的生成第57-59页
        4.2.1 降损改造项目第57-58页
        4.2.2 降损改造备选方案第58-59页
    4.3 降损优化决策模型第59-64页
        4.3.1 损耗电量的多目标效益评价第59-61页
        4.3.2 决策的目标函数第61-63页
        4.3.3 决策的约束条件第63-64页
    4.4 降损优化决策流程第64-66页
    4.5 算例第66-71页
    4.6 小结第71-7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本文总结第72-73页
    5.2 未来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0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智能用电的需求响应技术及家庭用户用电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河源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