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红粘土、施工、监测)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膨胀岩土滑坡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编制中涉及到的若干问题第12-15页
        1.3.1 广西膨胀岩土的分布、判别和分类问题第12-13页
        1.3.2 膨胀岩土滑坡的分类问题第13-14页
        1.3.3 膨胀岩土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参数取值问题第14页
        1.3.4 胀缩性红粘土第14页
        1.3.5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的施工第14-15页
        1.3.6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中的问题第15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第15-17页
        1.4.1 本文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工程特性及参数取值第17-37页
    2.1 广西膨胀岩土的分布、判别以及分类第17-25页
        2.1.1 广西膨胀岩土的分布第17-18页
        2.1.2 广西膨胀岩土的判别第18-20页
        2.1.3 广西膨胀岩土的分类第20-23页
        2.1.4 国内各膨胀土规范对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第23-25页
    2.2 滑坡的定义及分类第25-26页
        2.2.1 滑坡的定义第25页
        2.2.2 滑坡的分类第25-26页
    2.3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特性第26-32页
        2.3.1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的一般特征第26-27页
        2.3.2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变形的破坏模式第27-30页
        2.3.3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主要影响因素第30-32页
    2.4 膨胀岩土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参数取值第32-37页
        2.4.1 膨胀岩土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32-33页
        2.4.2 膨胀岩土滑坡参数取值若干问题研究第33-37页
第三章 广西胀缩性红粘土滑坡防治技术研究第37-51页
    3.1 胀缩性红粘土概述第38-41页
        3.1.1 红粘土的定义第38页
        3.1.2 胀缩性红粘土的判别与分类第38-39页
        3.1.3 胀缩性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第39-41页
    3.2 广西胀缩性红粘土滑坡治理典型工程实例第41-48页
        3.2.1 中国凭祥海关业务技术及生活新区不稳定滑坡治理工程第41-45页
        3.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建住宅区8~第45-47页
        3.2.3 胀缩性红粘土滑坡实例对比分析第47-48页
    3.3 胀缩性红粘土破坏机理研究第48-50页
        3.3.1 胀缩性红粘土的破坏特点第48-49页
        3.3.2 胀缩性红粘土与膨胀土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第49-50页
    3.4 胀缩性红粘土滑坡防治综合分析第50-51页
第四章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第51-69页
    4.1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背景资料第51-53页
    4.2 建议广西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划分第53-54页
    4.3 现有规范施工措施评析第54-56页
        4.3.1 排水工程施工评析第54页
        4.3.2 削方减载施工评析第54-55页
        4.3.3 抗滑桩施工评析第55页
        4.3.4 挡土墙施工评析第55页
        4.3.5 锚杆(索)支护施工评析第55-56页
    4.4 建议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施工设计原则第56-57页
    4.5 建议《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技术规范》编制中施工技术要领第57-62页
        4.5.1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领第57-58页
        4.5.2 削方减载施工技术要领第58页
        4.5.3 抗滑桩施工技术要领第58-59页
        4.5.4 挡土墙施工技术要领第59-61页
        4.5.5 锚杆(索)施工技术要领第61页
        4.5.6 其他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领第61-62页
    4.6 推荐几种膨胀岩土滑坡支护方案第62-69页
        4.6.1 浆砌拱形骨架+封闭防水护面防护技术方案第62页
        4.6.2 锚固(锚杆、锚索框架梁)加强支护处治方案第62-65页
        4.6.3 柔性支护方案第65-69页
第五章 广西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第69-84页
    5.1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目的与任务的确定第69-70页
        5.1.1 现有规范关于滑坡监测的目的与任务第69-70页
        5.1.2 评析与建议第70页
    5.2 建议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的原则第70-71页
    5.3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内容的确定第71-72页
        5.3.1 现有规范规定第71-72页
        5.3.2 评析与建议第72页
    5.4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方法探究第72-74页
        5.4.1 现有规范关于滑坡监测方法的规定第72-73页
        5.4.2 评析与建议第73-74页
    5.5 推荐几种适合膨胀岩土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法第74-81页
        5.5.1 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第74-76页
        5.5.2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第76-80页
        5.5.3 其他滑坡监测第80-81页
    5.6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预警研究第81-83页
        5.6.1 关于滑坡监测频率第81页
        5.6.2 关于滑坡变形破坏预报第81-82页
        5.6.3 建议规范中预警值的选取第82-83页
    5.7 膨胀岩土滑坡防治工程监测的资料管理第83-84页
        5.7.1 滑坡监测资料管理的目的与任务第83页
        5.7.2 滑坡监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第83页
        5.7.3 滑坡监测资料整理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84-87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建议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渗透作用下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饱和-非饱和重塑黄土变形强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