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自由基及氧化作用 | 第13-15页 |
·自由基的类型及氧自由基的产生 | 第13-14页 |
·氧化损伤的自由基理论 | 第14页 |
·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异槲皮苷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异槲皮苷的药理作用 | 第15-16页 |
·异槲皮苷研究进展 | 第16页 |
·IQ与金属配合物的作用研究 | 第16-20页 |
·金属配合物的性质及药理作用 | 第16-18页 |
·IQ与铁、锌的络合作用 | 第18-19页 |
·异槲皮苷与Fe、Zn的药理作用 | 第19-20页 |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立题背景 | 第20-21页 |
·立题内容 | 第21页 |
·创新点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3页 |
第二章 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异槲皮苷与BSA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34-39页 |
·Fe~(3+),Zn~(2+)与异槲皮苷作用的特征研究 | 第39-41页 |
·Fe~(3+),Zn~(2+)与BSA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 | 第41-42页 |
·Fe~(3+),Zn~(2+)和异槲皮苷的配合物与BSA作用的特征研究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其对镉诱导小鼠组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_2~-·的清除作用 | 第52页 |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52页 |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NO_2~-的清除作用 | 第52-53页 |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MDA和NO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PCO含量和DPC系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四章 HPLC法测定异槲皮苷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色谱结果 | 第62页 |
·样品处理方法 | 第62页 |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第62页 |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 | 第62-63页 |
·样品组织及血浆中IQ浓度的测定 | 第63-64页 |
·IQ的药代动力学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