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受端电网短路电流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2.1 受端电网运行特性分析 | 第10-11页 |
1.2.2 短路电流水平升高的原因 | 第11页 |
1.2.3 短路后果 | 第11页 |
1.3 国内外限流措施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 | 第15-25页 |
2.1 分层分区 | 第15-17页 |
2.1.1 分层分区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2.1.2 分层分区原则 | 第16-17页 |
2.1.3 分层分区限流措施的应用实例 | 第17页 |
2.2 母线分列运行 | 第17-18页 |
2.2.1 母线分列运行概述 | 第17-18页 |
2.2.2 母线分列运行的特点 | 第18页 |
2.2.3 母线分列运行限流的应用实例 | 第18页 |
2.3 加装限流电抗器 | 第18-23页 |
2.3.1 串联电抗器 | 第18-20页 |
2.3.2 变压器中性点接小电抗 | 第20-22页 |
2.3.3 故障限流器 | 第22-23页 |
2.4 高阻抗设备 | 第23-24页 |
2.4.1 高阻抗设备一般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4.2 高阻抗设备限流特点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短路超标机理与优化配置电网参数限流研究 | 第25-35页 |
3.1 短路电流一般计算原理 | 第25-27页 |
3.2 500kV枢纽站短路电流超标机理 | 第27-30页 |
3.2.1 枢纽站自阻抗模型 | 第27-29页 |
3.2.2 枢纽站高低压侧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3.2.3 枢纽站电网短路电流超标机理小结 | 第30页 |
3.3 优化配置电网参数限流方法的研究 | 第30-32页 |
3.3.1 确定限流最优支路线路 | 第31页 |
3.3.2 优化配置最优线路参数方法 | 第31-32页 |
3.4 实例计算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电网分区的限流模式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 第35-52页 |
4.1 区域性短路电流水平过高的限流措施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4.1.1 短路容量的概念 | 第35-36页 |
4.1.2 短路容量对系统短路电流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36页 |
4.2 不同分区模式对短路电流限制的研究 | 第36-41页 |
4.2.1 500kV单环网220kV干线式分区运行 | 第37-38页 |
4.2.2 500kV断开环网220kV干线式分区运行 | 第38-39页 |
4.2.3 500kV多环网220kV干线式分区运行 | 第39-40页 |
4.2.4 不同分区模式对短路电流限制小结 | 第40-41页 |
4.3 分层分区限流方案的优化决策模型 | 第41-51页 |
4.3.1 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理论 | 第41-43页 |
4.3.2 分层分区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3-45页 |
4.3.3 评估分层分区方案的熵权决策过程 | 第45-46页 |
4.3.4 算例 | 第46-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