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坛深探--论“三曹”与“七子”的为人与为文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1章 “三曹”与“七子”的为人 | 第11-25页 |
1.1 “三曹”的为人 | 第11-16页 |
1.1.1 曹操:身背“奸雄”骂名的英雄 | 第11-14页 |
1.1.2 曹丕和曹植:殊途难同归的兄弟 | 第14-16页 |
1.2 建安七子的为人 | 第16-25页 |
1.2.1 孔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第17-20页 |
1.2.2 王粲与陈琳:随遇而安,相时以动 | 第20-23页 |
1.2.3 阮瑀和徐干:待价而沽,遗贤风范 | 第23-24页 |
1.2.4 刘桢与应玚:贤儒之后,文人之俦 | 第24-25页 |
第2章 “三曹”与“七子”的为文 | 第25-60页 |
2.1. “三曹”的为文 | 第26-36页 |
2.1.1 曹操:“建安风骨”的奠基者 | 第26-29页 |
2.1.2 曹丕:文学自觉时代的标杆 | 第29-32页 |
2.1.3 曹植:建安文坛的魁首 | 第32-36页 |
2.2 建安七子的为文 | 第36-60页 |
2.2.1 孔融:恃才使气的骈文大师 | 第37-41页 |
2.2.2 陈琳:才华横溢的宣传达人 | 第41-44页 |
2.2.3 王粲:文思泉涌的“七子冠冕” | 第44-48页 |
2.2.4 徐干:大隐于市的彬彬君子 | 第48-51页 |
2.2.5 阮瑀:朴实无华的“唯质论”者 | 第51-54页 |
2.2.6 应玚:“和而不壮”的名门才子 | 第54-57页 |
2.2.7 刘桢:赢弱坚贞的琐碎小吏 | 第57-60页 |
第3章 “三曹”与“七子”的关系 | 第60-66页 |
3.1 “三曹”与“七子”的关系 | 第61-66页 |
3.1.1 “三曹”与“七子”之间的和谐 | 第61-64页 |
3.1.2 “三曹”与“七子”之间的龃龉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