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7-8页
1 引言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第13-14页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2 农牧业信息化概述第15-18页
    2.1 农牧业信息化相关概念与基本特征第15-16页
        2.1.1 农牧业信息化相关概念第15页
        2.1.2 农牧业信息化基本特征第15-16页
    2.2 农牧业信息化的组成第16-18页
        2.2.1 农牧业资源信息化第16-17页
        2.2.2 农牧业生产信息化第17页
        2.2.3 农牧业管理信息化第17页
        2.2.4 农牧业教育信息化第17-18页
        2.2.5 农牧业市场信息化第18页
        2.2.6 农牧业政策信息化第18页
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第18-31页
    3.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社会现状第18-23页
        3.1.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第18-21页
        3.1.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资源现状第21-23页
    3.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现状第23-31页
        3.2.1 政府部门推动的以公益服务为主的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第23-28页
        3.2.2 电信运营商推动的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第28-31页
4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第31-32页
    4.1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第31页
    4.2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第31页
    4.3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牧民收入第31-32页
    4.4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第32页
    4.5 农牧业信息化能够缓解农牧民就业压力,改善生活方式第32页
5 国外成功经验第32-34页
    5.1 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及经验第32-33页
    5.2 日本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及经验第33页
    5.3 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及经验第33-34页
6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4-38页
    6.1 政府在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第34-35页
    6.2 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第35-36页
    6.3 农牧民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第36-37页
    6.4 缺乏农牧业信息化人才第37-38页
    6.5 缺乏“因地制宜”的服务第38页
7 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第38-42页
    7.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农牧业信息工作体系第38-39页
        7.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38-39页
        7.1.2 加大资金支持第39页
    7.2 加强各级农牧业综合门户网站建设,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第39-40页
    7.3 通过信息化手段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第40-42页
        7.3.1 电子商务第40-41页
        7.3.2 网络第41页
        7.3.3 政府的相关惠农政策第41页
        7.3.4 要加强农牧业信息化的培训工作第41-42页
    7.4 开展多模式、多样化信息服务模式,培养专业人才第42页
    7.5 全局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第42页
8 结语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丰桥农机合作社运营状况分析及完善对策
下一篇:粮食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