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三、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四、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五、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六、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电视法制节目及主持人概述 | 第12-24页 |
| 第一节 电视法制节目的概念和分类 | 第12-16页 |
| 一、 电视法制节目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电视法制节目的分类 | 第13-16页 |
|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的概念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脉络 | 第17-19页 |
| 第四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方式 | 第19-21页 |
| 一、 用事实说话的主持方式 | 第20页 |
| 二、 融情入理的主持方式 | 第20-21页 |
| 三、 深度解析的主持方式 | 第21页 |
| 第五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 第21-24页 |
| 一、 政治素质 | 第22页 |
| 二、 道德素质 | 第22页 |
| 三、 业务素质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主持人与法制节目的关系 | 第24-32页 |
| 第一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 第24-27页 |
| 一、 国家法律的宣传者 | 第24-25页 |
| 二、 公众代言人 | 第25-26页 |
| 三、 专业的法律人员 | 第26-27页 |
| 四、 法律文化的传播者 | 第27页 |
| 第二节 主持人在电视法制节目中的作用 | 第27-32页 |
| 一、 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者 | 第28-29页 |
| 二、 电视法制节目的说理者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 | 第32-48页 |
| 第一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 第33-43页 |
| 一、 语体切合情境 | 第33-36页 |
| 二、 表达富有策略 | 第36-43页 |
| 第二节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无声语言表达艺术 | 第43-48页 |
| 一、 体态语言的特征——大方正气而又独具风格 | 第43-46页 |
| 二、 服饰语言的特征——正式而不失个性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关于中国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思考 | 第48-53页 |
| 第一节 专业的法律素养是主持人做好电视法制节目的基础 | 第48-49页 |
| 第二节 用事实说话是主持人避免媒介审判的有效手段 | 第49-50页 |
| 第三节 人文关怀是法制节目对主持人的必然要求 | 第50-51页 |
| 第四节 “法”本位是法制节目避免过度娱乐化的有力武器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注释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发表论文清单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