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料运动模型的圆锥破碎机工作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圆锥破碎机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影响破碎产品产量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影响破碎产品质量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破碎腔形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破碎腔内物料颗粒运动模型研究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圆锥破碎机运动特性 | 第18-21页 |
2.2.1 圆锥破碎机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2 破碎腔模型 | 第19-20页 |
2.2.3 圆锥破碎机运动特性分析 | 第20-21页 |
2.3 破碎腔内颗粒运动特性 | 第21-24页 |
2.3.1 物料颗粒运动学特性 | 第21-22页 |
2.3.2 料壁分离条件 | 第22-23页 |
2.3.3 物料下落终止条件 | 第23-24页 |
2.4 破碎腔内物料颗粒运动模型 | 第24-29页 |
2.4.1 分层破碎特性 | 第24-25页 |
2.4.2 物料颗粒运动模型 | 第25-29页 |
2.5 破碎腔内散体物料颗粒运动的预测 | 第29-33页 |
2.5.1 破碎腔内颗粒运动预测原理 | 第29-31页 |
2.5.2 算例仿真分析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圆锥破碎机连续破碎过程模型研究 | 第34-4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物料颗粒在破碎腔内破碎过程 | 第34-35页 |
3.3 物料颗粒在破碎腔内破碎方式 | 第35-36页 |
3.3.1 层压破碎 | 第35页 |
3.3.2 单颗粒破碎 | 第35-36页 |
3.4 圆锥破碎机连续破碎过程模型 | 第36-45页 |
3.4.1 破碎腔各料层实际压缩比 | 第36-37页 |
3.4.2 选择函数 | 第37-38页 |
3.4.3 破碎函数 | 第38-40页 |
3.4.4 破碎过程中各破碎层的破碎力函数 | 第40-42页 |
3.4.5 破碎过程中各破碎层的破碎能耗函数 | 第42页 |
3.4.6 物料颗粒挤压破碎实验研究 | 第42-43页 |
3.4.7 基于分层破碎理论的破碎过程模型 | 第43-45页 |
3.5 圆锥破碎机破碎产品粒形模型 | 第45页 |
3.6 圆锥破碎机破碎产品产量模型 | 第45-47页 |
3.7 圆锥破碎机破碎能耗模型 | 第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影响破碎产品的关键因素研究 | 第48-60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影响破碎产品的关键因素 | 第48-49页 |
4.3 破碎产品与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49-50页 |
4.3.1 破碎产品的相关模型 | 第49页 |
4.3.2 破碎产品与工艺参数的关系 | 第49-50页 |
4.4 闭边排料口尺寸 | 第50-53页 |
4.4.1 闭边排料口尺寸对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2 闭边排料口尺寸对产品粒形的影响 | 第51页 |
4.4.3 闭边排料口尺寸对产品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4 闭边排料口尺寸对破碎能耗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偏心套转数 | 第53-56页 |
4.5.1 偏心套转数对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2 偏心套转数对粒形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3 偏心套转数对产品产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4 偏心套转数对破碎能耗的影响 | 第56页 |
4.6 排料口冲程 | 第56-58页 |
4.6.1 排料口冲程对产品粒度的影响 | 第57页 |
4.6.2 排料口冲程对产品粒形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3 排料口冲程对产品产量和破碎能耗的影响 | 第58页 |
4.7 破碎产品与工艺参数的关系总结 | 第58-5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圆锥破碎机细碎腔形的研究 | 第60-78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细碎型破碎腔形的研究 | 第60-63页 |
5.2.1 入料聚积区 | 第60-61页 |
5.2.2 层压破碎区 | 第61-62页 |
5.2.3 单颗粒破碎区 | 第62-63页 |
5.3 基于物料运动模型的动锥衬板轮廓曲线研究 | 第63-66页 |
5.3.1 传统动锥衬板轮廓 | 第63-64页 |
5.3.2 等下落高度曲线 | 第64-65页 |
5.3.3 动锥衬板轮廓曲线设计 | 第65-66页 |
5.4 基于破碎过程模型的定锥衬板轮廓曲线研究 | 第66-71页 |
5.4.1 破碎腔料层体积计算 | 第66-68页 |
5.4.2 固定质量原则 | 第68页 |
5.4.3 等效体积原则 | 第68-69页 |
5.4.4 定锥衬板轮廓曲线设计 | 第69-71页 |
5.5 腔形设计新方法 | 第71页 |
5.6 美卓GP11F圆锥破碎机算例分析 | 第71-73页 |
5.6.1 动锥衬板轮廓 | 第71-72页 |
5.6.2 定锥衬板轮廓 | 第72-73页 |
5.6.3 新破碎腔形 | 第73页 |
5.7 新腔形破碎效果 | 第73-77页 |
5.7.1 物料在腔形内的运动轨迹 | 第74-75页 |
5.7.2 破碎产品的比较 | 第75-77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