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结构 | 第12-13页 |
| 1.3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3-14页 |
| 2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文献梳理 | 第14-23页 |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涵义 | 第14页 |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14-15页 |
| 2.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 第15-16页 |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 2.2.1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 2.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 2.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 2.3 生产性服务业基础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 2.3.1 社会分工理论 | 第19-20页 |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 2.3.3 外包理论 | 第22-23页 |
| 3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23-35页 |
| 3.1 辽宁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 3.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规模与增长分析 | 第24-28页 |
| 3.3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分析 | 第28-32页 |
| 3.4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 4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 | 第35-41页 |
| 4.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第35-38页 |
| 4.1.1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 4.1.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描述 | 第36页 |
| 4.1.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4.2 辽宁省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分析 | 第38-41页 |
| 4.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描述 | 第38-39页 |
| 4.2.2 计量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5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 5.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市级面板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 5.1.1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第41-42页 |
| 5.1.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第42页 |
| 5.1.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5.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省级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 第44-47页 |
| 5.2.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第44-45页 |
| 5.2.2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