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无机盐 | 第12-13页 |
1.2.2 金属氧化物 | 第13页 |
1.2.3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第13-14页 |
1.2.4 沸石分子筛 | 第14-15页 |
1.2.5 天然粘土型催化剂 | 第15页 |
1.2.6 杂多酸 | 第15-16页 |
1.2.7 固体超强酸 | 第16-17页 |
1.3 酯化反应的应用 | 第17页 |
1.4 酯合成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1.4.1 酯交换法 | 第17页 |
1.4.2 直接酯化法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 | 第19-53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1.3 酯化反应酸值测定 | 第20页 |
2.2 三油酸甘油酯的合成 | 第20-27页 |
2.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2 合成步骤 | 第21-22页 |
2.2.3 产品分析 | 第22页 |
2.2.4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2.2.5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23-26页 |
2.2.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26页 |
2.2.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26-27页 |
2.2.8 小结 | 第27页 |
2.3 四油酸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 第27-34页 |
2.3.1 引言 | 第27-28页 |
2.3.2 合成步骤 | 第28页 |
2.3.3 产品分析 | 第28-29页 |
2.3.4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2.3.5 影响季戊四醇酯化的反应因素 | 第30-33页 |
2.3.6 与对甲苯磺酸催化性能的对比 | 第33页 |
2.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33页 |
2.3.8 小结 | 第33-34页 |
2.4 油酸二甘醇酯的合成 | 第34-40页 |
2.4.1 引言 | 第34页 |
2.4.2 合成步骤 | 第34-35页 |
2.4.3 产品分析 | 第35页 |
2.4.4 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2.4.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2.4.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38-39页 |
2.4.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39页 |
2.4.8 小结 | 第39-40页 |
2.5 二油酸三甘醇酯的合成 | 第40-46页 |
2.5.1 引言 | 第40页 |
2.5.2 合成步骤 | 第40页 |
2.5.3 产品分析 | 第40-41页 |
2.5.4 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2.5.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2-45页 |
2.5.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45页 |
2.5.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45页 |
2.5.8 小结 | 第45-46页 |
2.6 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 | 第46-53页 |
2.6.1 引言 | 第46页 |
2.6.2 合成步骤 | 第46-47页 |
2.6.3 产品分析 | 第47页 |
2.6.4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2.6.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8-51页 |
2.6.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第51页 |
2.6.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51-52页 |
2.6.8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