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大肠息肉发病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的初步探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大肠息肉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一、祖国医学对大肠息肉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型的认识 | 第10-11页 |
二、祖国医学治疗大肠息肉的方法 | 第11页 |
三、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的中医治疗 | 第11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大肠息肉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一、大肠息肉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页 |
二、大肠息肉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第12-13页 |
三、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 第13页 |
四、大肠息肉的分类 | 第13页 |
五、大肠息肉的恶变问题 | 第13-14页 |
六、大肠息肉的诊断 | 第14页 |
七、大肠息肉的西医治疗方法 | 第14-15页 |
八、大肠息肉的预防 | 第15页 |
第三节 中医体质及体质学的理论研究 | 第15-18页 |
一、中医体质的分类 | 第16页 |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 第16-17页 |
三、体质与证及疾病的关系 | 第17页 |
四、体质与疾病的治疗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3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中西医诊断标准 | 第18-23页 |
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2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24-32页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第24页 |
二、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的构成 | 第24-25页 |
三、大肠息肉患者的饮食习惯 | 第25-26页 |
四、大肠息肉患者的情志因素 | 第26页 |
五、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 | 第26-27页 |
六、大肠息肉的病理类型 | 第27-28页 |
七、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分析 | 第28页 |
八、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 第28-29页 |
九、年龄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十、大肠息肉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32-36页 |
一、大肠息肉的流行病学分析 | 第32页 |
二、大肠息肉的发病因素 | 第32-33页 |
三、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 | 第33页 |
四、大肠息肉患者年龄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 第33页 |
五、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第33-34页 |
六、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 第34页 |
七、不足与展望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