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超声工程论文--超声换能器论文

基于超声旋转驱动的微小颗粒的分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课题的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第12-21页
    1.3 超声换能器的简介第21-23页
        1.3.1 超声换能器概述第21-22页
        1.3.2 郎之万换能器第22页
        1.3.3 超声换能器分类第22-23页
        1.3.4 超声换能器的应用第23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超声驱动微颗粒旋转分离的基础理论第25-38页
    2.1 分离基础的简介第25-29页
        2.1.1 分离过程分类第25页
        2.1.2 混合物种类及其特性第25-26页
        2.1.3 机械分离方法介绍第26-29页
            2.1.3.1 电泳分离第26-27页
            2.1.3.2 重力沉降第27页
            2.1.3.3 离心分离第27页
            2.1.3.4 旋流分离第27-28页
            2.1.3.5 过滤第28页
            2.1.3.6 筛分第28页
            2.1.3.7 超声分离第28页
            2.1.3.8 磁性分离第28-29页
    2.2 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第29-30页
    2.3 压电陶瓷的性能指标第30-33页
        2.3.1 机电耦合系数第30-31页
        2.3.2 介电损耗和电学品质因数第31页
        2.3.3 机械品质因数第31-32页
        2.3.4 介电常数第32页
        2.3.5 压电常数第32页
        2.3.6 居里温度第32-33页
        2.3.7 频率常数第33页
    2.4 压电陶瓷的分类与选用第33-34页
    2.5 压电陶瓷的压电方程第34-36页
        2.5.1 d 型压电方程第34-35页
        2.5.2 e 型压电方程第35页
        2.5.3 g 型压电方程第35页
        2.5.4 h 型压电方程第35-36页
    2.6 常用压电陶瓷的振动模式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驱动微小颗粒旋转分离的换能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测试第38-57页
    3.1 超声换能器结构设计第38-39页
    3.2 实验中用到的颗粒及实验现象第39-40页
    3.3 超声换能器的振动特性第40-47页
        3.3.1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40-42页
        3.3.2 超声换能器振动分析第42-46页
        3.3.3 利用有限单元法对超声换能器的振动仿真第46-47页
    3.4 超声换能器分离颗粒的特性第47-56页
        3.4.1 分离特性试验平台搭建第47页
        3.4.2 颗粒分离效率评估的参数定义第47-48页
        3.4.3 颗粒分离实验第48-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旋转行波分离颗粒机制的探究第57-70页
    4.1 平板的振动及波动第57-62页
        4.1.1 薄板的自由振动方程第57-58页
        4.1.2 矩形板的面外自由振动第58-59页
        4.1.3 矩形板的强迫振动第59-61页
        4.1.4 振型叠加技术第61页
        4.1.5 平板上局部行波形成的原理第61-62页
    4.2 行波驱动颗粒运动的原理第62-67页
        4.2.1 微颗粒摩擦力分析第62-63页
        4.2.2 平板工作区域内的椭圆运动轨迹第63-65页
        4.2.3 平板与颗粒的动力传递第65-67页
    4.3 颗粒运动分析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0-72页
    5.1 本课题主要贡献第70-71页
    5.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松驰聚类假设的高光谱数据分类研究
下一篇:基于RCM的空调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