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窗与风险值的P2P信任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P2P 信任模型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P2P 信任模型研究的相关工作 | 第15-22页 |
·信任机制的研究 | 第15-18页 |
·信任的描述 | 第15页 |
·信任与声誉 | 第15-17页 |
·信任的性质 | 第17-18页 |
·声誉系统分类 | 第18-20页 |
·集中式结构 | 第18-19页 |
·分布式结构 | 第19页 |
·两种结构优缺点分析 | 第19-20页 |
·信任模型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匿名性 | 第20页 |
·抗攻击性 | 第20页 |
·可扩展性 | 第20-21页 |
·容错性 | 第21页 |
·可靠性 | 第21页 |
·激励机制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时间窗与风险值 | 第22-30页 |
·时间窗精确因子及衰减函数 | 第22-23页 |
·时间窗精确因子 | 第22-23页 |
·衰减函数 | 第23页 |
·风险预测因子及置信度 | 第23-27页 |
·风险分析原理 | 第24-26页 |
·风险函数 | 第26-27页 |
·置信度 | 第27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TAR-TRUST 模型 | 第30-37页 |
·信任度 | 第30-32页 |
·信任度的定义 | 第30-32页 |
·信任度的计算 | 第32-33页 |
·直接信任度 | 第32页 |
·间接信任度 | 第32页 |
·整体信任度 | 第32-33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33-36页 |
·简单恶意节点 | 第34-35页 |
·合谋恶意节点 | 第35-36页 |
·策略恶意节点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双向回馈评价信誉管理机制的研究 | 第37-50页 |
·设计思想 | 第37-41页 |
·两种信任度量 | 第37-38页 |
·信任更新 | 第38-40页 |
·惩罚机制 | 第40-41页 |
·算法实现 | 第41-44页 |
·仿真实验 | 第44-49页 |
·节点行为分类 | 第44页 |
·撒谎策略 | 第44-45页 |
·性能测试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