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蔬菜类产品外皮颜色果皮颜色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1 外皮颜色与商品性 | 第11-12页 |
1.1.2 葱蒜类表皮颜色与功能 | 第12页 |
1.2 花青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1 花青苷的来源、结构、种类与功效 | 第12-14页 |
1.2.2 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3 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 花青苷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环境光照条件的影响 | 第18页 |
1.3.2 环境温度条件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3 基质 pH 值的影响 | 第19页 |
1.3.4 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19页 |
1.3.5 糖含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6 矿质元素的影响 | 第20页 |
1.3.7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紫皮大蒜外层鳞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花青苷相关酶活性及花青苷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1.1 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1.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2 不同环境条件下花青苷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花青苷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2.1 材料 | 第22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2.2.3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3 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成分鉴定 | 第22-23页 |
2.3.1 材料 | 第22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3.3 液相色谱条件 | 第23页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4-39页 |
3.1 大蒜鳞茎发育过程中外皮花青苷含量及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24-26页 |
3.1.1 鳞茎外皮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 | 第24-25页 |
3.1.2 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 | 第25页 |
3.1.3 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25-26页 |
3.2 不同环境条件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及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33页 |
3.2.1 环境温度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和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2 栽培基质 pH 值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和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影响 | 第28-30页 |
3.2.3 氮素水平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和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4 磷素水平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含量和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不同品种大蒜不同生育期鳞茎外皮花青苷的种类 | 第33-35页 |
3.3.1 不同生育期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的种类变化 | 第33页 |
3.3.2 不同生育期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种类的比例变化 | 第33页 |
3.3.3 不同品种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种类的差异 | 第33-34页 |
3.3.4 不同品种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种类比例的差异 | 第34-35页 |
3.4 不同环境条件对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种类的影响 | 第35-39页 |
3.4.1 栽培温度条件的影响 | 第35页 |
3.4.2 栽培基质 pH 值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3 不同氮素水平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不同磷素水平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3页 |
4.1 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栽培条件下紫皮大蒜鳞茎外皮中花青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4.2 大蒜鳞茎发育过程和不同栽培条件下鳞茎外皮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40-42页 |
4.3 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环境下大蒜鳞茎外皮花青苷种类的变化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5.1 结论 | 第43-44页 |
5.2 创新性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