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9-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排除标准 | 第9页 |
| ·起搏器植入及程控 | 第9-10页 |
| ·分组随访 | 第10-11页 |
| ·观察指标 | 第11页 |
| ·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21页 |
| ·AF发生情况及AP、VP百分比变化 | 第15-17页 |
| ·心房结构及心功能变化 | 第17-19页 |
| ·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19-20页 |
| ·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1-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综述 | 第2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 附录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