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利用短柄草研究小麦抗赤霉病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1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第11-12页
        1.1.2 小麦抗赤霉病机理研究进展第12-13页
        1.1.3 分子水平抗赤霉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 农杆菌介导法第15-16页
        1.2.2 基因枪法第16-17页
        1.2.3 花粉管通道法第17页
        1.2.4 聚乙二醇(PEG)介导法第17-18页
    1.3 短柄草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3.1 短柄草的简介第18-19页
        1.3.2 短柄草是新型的模式植物第19-21页
        1.3.3 短柄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1-22页
    1.4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1.1 植物材料第22-23页
        2.1.2 菌株与质粒载体第23页
        2.1.3 引物第23页
        2.1.4 酶及主要生化试剂第23页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5页
        2.2.0 禾谷镰刀菌的培养第24页
        2.2.1 小麦穗部接菌方法第24页
        2.2.2 短柄草穗部接菌方法第24-25页
        2.2.3 叶片离体培养鉴定赤霉病第25页
        2.2.4 小麦胚芽鞘接菌的方法第25页
        2.2.5 短柄草胚芽鞘接菌的方法第25-26页
        2.2.6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27页
            2.2.6.1 抗病路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第26页
            2.2.6.2 小麦基因枪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27页
        2.2.7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回收第27-28页
        2.2.8 质粒的提取第28-29页
        2.2.9 农杆菌介导的短柄草的遗传转化第29-31页
            2.2.9.1 短柄草的种植第29页
            2.2.9.2 短柄草幼胚的剥取第29页
            2.2.9.3 短柄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第29-30页
            2.2.9.4 农杆菌介导的短柄草的遗传转化第30页
            2.2.9.5 愈伤组织的筛选与再分化第30-31页
            2.2.9.6 转基因短柄草植株的鉴定第31页
        2.2.10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的遗传转化第31-35页
            2.2.10.1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1-32页
            2.2.10.2 金粉的配制第32页
            2.2.10.3 基因枪微粒子弹的配制第32页
            2.2.10.4 愈伤组织的高渗处理第32-33页
            2.2.10.5 基因枪轰击第33页
            2.2.10.6 愈伤组织的筛选与分化第33页
            2.2.10.7 抗性植株的获得第33页
            2.2.10.8 抗性植株的检测第33-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45页
    3.1 短柄草研究小麦赤霉病体系的建立第35-37页
        3.1.1 穗部与禾谷镰刀菌的互作第35-36页
        3.1.2 离体叶片与禾谷镰刀菌的互作第36页
        3.1.3 胚芽鞘与禾谷镰刀菌的互作第36-37页
    3.2 短柄草研究小麦赤霉病体系的应用第37-45页
        3.2.1 抗赤霉病路径相关基因的抗性分析第37-43页
            3.2.1.1 抗病路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页
            3.2.1.2 短柄草的遗传转化第37-38页
            3.2.1.3 转基因短柄草植株的鉴定第38-39页
            3.2.1.4 转基因短柄草植株的抗性鉴定——筛选候选基因第39-42页
            3.2.1.5 候选基因进行小麦的遗传转化第42-43页
        3.2.2 短柄草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第43-45页
            3.2.2.1 短柄草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第43-45页
            3.2.2.2 短柄草种质材料的遗传转化第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4.1 短柄草作为禾本科模式作物的必要性第45-46页
    4.2 利用短柄草研究小麦赤霉病第46页
    4.3 短柄草的遗传转化第46-47页
    4.4 小麦的遗传转化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种子包膜调控出苗技术研究
下一篇:真菌多糖对不同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