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品牌的源起 | 第7-13页 |
1.1 品牌名称认知阶段 | 第7-9页 |
1.1.1 品牌的含义 | 第7-8页 |
1.1.2 品牌名称认知的发展 | 第8-9页 |
1.1.3 品牌名称认知的局限 | 第9页 |
1.2 品牌标志形成阶段 | 第9-11页 |
1.2.1 标志在品牌设计中应运而生 | 第9-10页 |
1.2.2 标志逐渐成为品牌设计的核心 | 第10-11页 |
1.3 品牌标志设计成熟阶段 | 第11-13页 |
1.3.1 系统化的标志设计体系形成 | 第11-12页 |
1.3.2 标志设计在品牌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品牌设计现状 | 第13-19页 |
2.1 国外品牌形象设计现状 | 第13-15页 |
2.1.1 品牌形象逐渐成为品牌核心资产 | 第13-14页 |
2.1.2 跨国公司的品牌经营战略 | 第14-15页 |
2.1.3 国外品牌视觉传达的发展 | 第15页 |
2.2 国内品牌设计现状 | 第15-16页 |
2.2.1 国内品牌意识觉醒 | 第16页 |
2.2.2 标志设计的产业之路任重而道远 | 第16页 |
2.3 “多形态”标志出现的必然性 | 第16-19页 |
2.3.1 日益有限的平面技术发挥空间 | 第17页 |
2.3.2 知识产权的日益被重视,单一图形空间注册空间受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多形态”标志概述 | 第19-25页 |
3.1 “多形态”标志界定 | 第19-21页 |
3.1.1 “多形态”标志的概念 | 第19-20页 |
3.1.2 “多形态”标志的特征 | 第20-21页 |
3.2 “多形态”标志的理论论证 | 第21-25页 |
3.2.1 “多形态”标志视觉心理学论证 | 第21-22页 |
3.2.2 “多形态”标志设计美学论证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多形态”标志案例分析其必要性 | 第25-29页 |
4.1 以挪威诺尔辰岛旅游形象标志为例 | 第25-26页 |
4.1.1 挪威诺尔辰岛旅游形象标志创意分析 | 第25-26页 |
4.1.2 挪威诺尔辰岛旅游形象标志优势 | 第26页 |
4.2 以2008年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形象为例 | 第26-28页 |
4.2.1 2008年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形象创意分析 | 第27页 |
4.2.2 2008年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形象成功的视觉必然性 | 第27-28页 |
4.3 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动态新标志为例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多形态”标志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 第29-31页 |
5.1 “多形态”标志的优越性 | 第29页 |
5.2 “多形态”标志的局限性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