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0.1 关于利益冲突问题的缘起 | 第10页 |
0.2 关于利益冲突平衡的主要观点 | 第10页 |
0.3 研究利益冲突的重要意义 | 第10-11页 |
1 立法中利益冲突一般理论 | 第11-17页 |
1.1 立法中利益冲突概念 | 第11-12页 |
1.1.1 立法中的利益 | 第11-12页 |
1.1.2 立法中的利益冲突 | 第12页 |
1.2 立法中利益冲突的类型 | 第12-14页 |
1.2.1 以利益主体为角度分类 | 第13-14页 |
1.2.2 以利益的合法性为角度的分类 | 第14页 |
1.3 立法中利益冲突失衡的危害 | 第14-17页 |
1.3.1 利益冲突的激化 | 第14-15页 |
1.3.2 有碍立法公正、民主 | 第15页 |
1.3.3 不利于法的信服力实现 | 第15-17页 |
2 我国《邮政法》修订立法中的利益冲突 | 第17-28页 |
2.1 《邮政法》修订立法中利益冲突存在的原因 | 第17-20页 |
2.1.1 邮政领域利益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 | 第18页 |
2.1.2 《邮政法》立法对利益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18-19页 |
2.1.3 立法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2.2 《邮政法》修订关涉的利益相关人 | 第20-22页 |
2.2.1 国家的通信安全利益 | 第21页 |
2.2.2 公民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利益 | 第21页 |
2.2.3 邮政本领域间的交易公平利益 | 第21-22页 |
2.3 《邮政法》修订立法中利益主体间冲突表现 | 第22-24页 |
2.3.1 国家和邮政本领域之间的冲突 | 第22-23页 |
2.3.2 邮政企业和公民(消费者)的冲突 | 第23页 |
2.3.3 中国邮政企业和民营外资快递企业的冲突 | 第23-24页 |
2.4 《邮政法》修订立法中平衡各方利益时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2.4.1 邮政立法过程指导原则的倾斜 | 第24-25页 |
2.4.2 部门立法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3 邮政立法者的片面参与 | 第26-27页 |
2.4.4 邮政有关群体、个人利益表达途径不畅通 | 第27-28页 |
3 立法上对平衡利益冲突的设想 | 第28-38页 |
3.1 明确立法的指导原则 | 第28-32页 |
3.1.1 秉持立法的核心价值 | 第28-31页 |
3.1.2 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目的的立法原则 | 第31-32页 |
3.2 避免立法的弊端——实现自下而上的立法设计 | 第32-35页 |
3.2.1 利益表达制度化 | 第33-34页 |
3.2.2 立法公众参与扩大化 | 第34-35页 |
3.2.3 立法公开的全面化 | 第35页 |
3.3 实现立法的利益平衡效益最大化 | 第35-38页 |
3.3.1 帕累托改进的应用 | 第36页 |
3.3.2 达成多数人的比例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