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司瑕疵设立的理论基础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公司瑕疵设立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3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公司瑕疵设立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公司瑕疵设立的分类 | 第13-17页 |
一、实体性瑕疵设立 | 第13-16页 |
二、程序性瑕疵设立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公司瑕疵设立的效力 | 第17-19页 |
一、英美法系的效力模式 | 第17-18页 |
二、大陆法系的效力模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公司瑕疵设立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加强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一、从公司的本质特征来看 | 第19-20页 |
二、从公司法的价值目标来看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公司瑕疵设立对债权人利益影响的表现 | 第21-24页 |
一、信息公示流于形式 | 第21-22页 |
二、债权实现悬而未决 | 第22-23页 |
三、信用成本大幅提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4-28页 |
一、我国现行生效法律规制 | 第24-26页 |
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瑕疵设立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评析 | 第28-31页 |
一、公司瑕疵设立的效力问题有待明确 | 第28-29页 |
二、尚未充分建立公司瑕疵设立的补正机制 | 第29-30页 |
三、未形成系统性的公司瑕疵设立责任体系 | 第30页 |
四、缺乏配套的公司瑕疵设立救济程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关于完善我国公司瑕疵设立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建议 | 第31-51页 |
第一节 明确公司瑕疵设立效力处理模式 | 第32-37页 |
一、确立公司瑕疵设立有效原则 | 第32-35页 |
二、健全瑕疵补正与强制解散机制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明确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救济途径 | 第37-46页 |
一、优化瑕疵设立民事责任体系 | 第37-41页 |
二、构建债权人维权的有效司法路径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