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烟草马铃薯 Y 病毒病的概述 | 第11-13页 |
1.1.1 烟草马铃薯 Y 病毒病的危害 | 第11页 |
1.1.2 PVY 病毒病的病原及病症 | 第11-12页 |
1.1.3 PVY 病毒的鉴定与分离 | 第12-13页 |
1.1.4 发病条件 | 第13页 |
1.1.5 发病症状 | 第13页 |
1.2 烟草病毒病生物防治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天敌的应用 | 第14页 |
1.2.2 植物源抗病毒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页 |
1.2.3 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 第14-15页 |
1.2.4 真菌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 第15页 |
1.2.5 转基因烟草在防治病毒病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云芝多糖的概述 | 第16-19页 |
1.3.1 云芝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 第16-17页 |
1.3.2 云芝多糖的性质 | 第17页 |
1.3.3 云芝多糖生物活性 | 第17页 |
1.3.4 云芝葡聚糖的提取 | 第17-18页 |
1.3.5 云芝粗多糖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1.4 多糖的抗植物病毒机理 | 第19-21页 |
1.4.1 抑制病毒与细胞的吸附 | 第19页 |
1.4.2 抑制病毒复制和蛋白合成 | 第19-20页 |
1.4.3 真菌多糖作为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的研究 | 第20页 |
1.4.4 真菌多糖的植物获得性抗病诱导效应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2.1 材料 | 第21页 |
2.1.1 云芝菌株 | 第21页 |
2.1.2 寄主植物 | 第21页 |
2.1.3 毒源 | 第21页 |
2.1.4 供试药剂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优良云芝菌株的筛选 | 第21页 |
2.2.2 云芝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21-22页 |
2.2.3 云芝菌丝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2页 |
2.2.4 云芝多糖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2.5 云芝葡聚糖的抗 PVY 活性 | 第23-24页 |
2.2.6 云芝葡聚糖处理对烟草防御酶的活性变化测定 | 第24-25页 |
2.2.7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3.1 优良云芝菌株的筛选 | 第26页 |
3.2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26-27页 |
3.3 云芝菌丝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7-28页 |
3.3.1 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页 |
3.3.2 装液量对菌丝体发酵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3 培养时间对菌丝体发酵的影响 | 第28页 |
3.4 云芝葡聚糖的抗 PVY 活性 | 第28-31页 |
3.4.1 云芝葡聚糖对 PVY 的预防作用 | 第28-29页 |
3.4.2 云芝葡聚糖对 PVY 的体外钝化作用 | 第29页 |
3.4.3 云芝葡聚糖的诱导抗性 | 第29-30页 |
3.4.4 云芝葡聚糖对 PVY 的抑制增殖作用 | 第30-31页 |
3.4.5 云芝葡聚糖对 PVY 的室内防治效果 | 第31页 |
3.5 云芝葡聚糖对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5.1 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2 对烟草叶片 PAL 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