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对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第10页
        1.3.2 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第10-12页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页
    1.6 研究框架及内容第13-17页
第2章 书院制与高校建设发展相融合的育人新模式第17-25页
    2.1 我国传统书院制教育第17-20页
        2.1.1 古代书院的历史沿革第17-18页
        2.1.2 古代书院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第18-20页
    2.2 书院制与高校建设相融合的育人新模式第20-22页
        2.2.1 香港中文大学的现行书院制第20-21页
        2.2.2 复旦大学的现行书院制第21页
        2.2.3 西安交通大学的现行书院制第21-22页
    2.3 “书院-学院(学科)制”素质教育新模式第22-24页
        2.3.1 “书院-学院(学科)制”的教育理念第22-23页
        2.3.2 “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功能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第25-37页
    3.1 西建大草堂校区新型校园建设模式为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契机第25-28页
        3.1.1 草堂校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第25-26页
        3.1.2 艺术教育方式与校园规划模式的一体化第26-28页
        3.1.3 书院建设的功能复合化与空间的内聚性、多样化第28页
    3.2 西建大草堂校区景观环境的育人功能第28-32页
    3.3 “书院-学院(学科)制”的育人理念与公共艺术教育目的相契合第32页
    3.4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的作用第32-34页
    3.5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张力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研究第37-55页
    4.1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简要说明第38-40页
        4.1.1 调查研究思路第38页
        4.1.2 调查方法第38-40页
    4.2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第40-51页
        4.2.1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第40-44页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4-51页
    4.3 推进“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建议第51-54页
        4.3.1 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中重要性的认识第51页
        4.3.2 加强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第51-52页
        4.3.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第52-53页
        4.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建设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基本情况调查(学生)问卷第59-61页
附录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基本情况调查(教师)问卷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剧热播中国之研究
下一篇:基于PLC的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