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3.1 关于微信的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3.2 关于移动SNS与社会资本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4 不足与创新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的不足 | 第18页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架构与研究假设 | 第21-34页 |
2.1 大学生社会资本 | 第21-25页 |
2.1.1 社会资本理论溯源 | 第21-23页 |
2.1.2 大学生社会资本 | 第23-25页 |
2.2 微信及微信的使用 | 第25-30页 |
2.2.1 微信简介 | 第25-26页 |
2.2.2 微信的使用 | 第26-30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30-34页 |
2.3.1 本文的理论框架 | 第30页 |
2.3.2 具体研究假设 | 第30-34页 |
第三章 问卷与访谈设计 | 第34-39页 |
3.1 问卷的设计 | 第34-38页 |
3.1.1 样本规模及选取 | 第34-35页 |
3.1.2 问卷的内容设计 | 第35-38页 |
3.2 访谈的设计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39-54页 |
4.1 问卷和访谈数据的搜集 | 第39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9-54页 |
4.2.1 问卷调查数据对假设的验证 | 第39-50页 |
4.2.2 访谈的发现 | 第50-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4-61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5.2 讨论之一:微信的使用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提升 | 第55-57页 |
5.2.1 有利于“贵重”社会资源的拓展与维持 | 第55-56页 |
5.2.2 “自愿式”社交与“孤独感”的降低 | 第56-57页 |
5.2.3 有利于“边陲行动者”与“核心行动者”连结的建立 | 第57页 |
5.3 讨论之二:微信的使用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负增长” | 第57-59页 |
5.3.1 安全感与信任的不足 | 第57-58页 |
5.3.2 “过度使用”和“娱乐内容”的消费 | 第58-59页 |
5.4 讨论之三:微信的使用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转化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关于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附录2: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