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1 μm 光纤激光器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2 1 μm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方向 | 第13-16页 |
1.2.2.1 1 μm 可调谐连续光纤激光器 | 第13-14页 |
1.2.2.2 1 μm 调 Q 光纤激光器 | 第14-15页 |
1.2.2.3 1 μm 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15-16页 |
1.3 1 μm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16-21页 |
1.3.1 1 μm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器件 | 第16-18页 |
1.3.1.1 等效可饱和吸收体 | 第16-18页 |
1.3.1.2 自然可饱和吸收体 | 第18页 |
1.3.2 1 μm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机制 | 第18-2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全正色散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相关理论 | 第23-30页 |
2.1 光纤中影响脉冲演化的主要效应 | 第23-28页 |
2.1.1 光纤中的色散 | 第23-24页 |
2.1.2 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 第24-26页 |
2.1.3 光纤中的增益 | 第26-28页 |
2.2 全正色散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脉冲传输方程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全正色散锁模光纤激光器的数值模拟 | 第30-44页 |
3.1 全正色散锁模光纤激光器的数值方法及建模 | 第30-33页 |
3.1.1 分步傅里叶算法 | 第30-32页 |
3.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2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数值模拟 | 第33-43页 |
3.2.1 不同锁模机制的模拟分析 | 第33-37页 |
3.2.2 不同带宽滤波器对腔内脉冲演化的影响模拟 | 第37-39页 |
3.2.3 不同泵浦功率对腔内脉冲演化的影响模拟 | 第39-40页 |
3.2.4 不同腔长对腔内脉冲演化的影响模拟 | 第40-42页 |
3.2.5 不同可饱和吸收体对腔内脉冲演化的影响模拟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1 μm 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44-69页 |
4.1 1 μm 可调谐连续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44-48页 |
4.1.1 多模干涉光纤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1.2 多模干涉光纤滤波器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 第45-47页 |
4.1.3 基于多模干涉光纤滤波器的 1 μm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 第47-48页 |
4.2 1 μm 被动调 Q 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48-52页 |
4.2.1 可饱和吸收体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48-49页 |
4.2.2 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 1 μm 被动调 Q 光纤激光器 | 第49-52页 |
4.3 1 μm 全正色散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52-68页 |
4.3.1 1 μm 短腔增益支配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52-56页 |
4.3.2 不同浓度碳纳米管薄膜对锁模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3 1μm 长腔增益支配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58-62页 |
4.3.4 1 μm 长腔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62-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