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海洋酸化对福建牡蛎幼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Table of Contents第7-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1 海洋酸化的过程和影响第15-18页
    1.2 贝壳形成和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第18-25页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28页
第二章 海洋酸化对福建牡蛎幼体贝壳生长的影响第28-41页
    2.1 不同发育阶段福建牡蛎幼体贝壳的形态参数变化第28-35页
        2.1.1 材料和方法第28-30页
        2.1.2 结果第30-33页
        2.1.3 讨论第33-35页
    2.2 海洋酸化条件下福建牡蛎幼体贝壳扫描电镜观察第35-41页
        2.2.1 材料和方法第35-36页
        2.2.2 结果第36-39页
        2.2.3 讨论第39-41页
第三章 海洋酸化条件下福建牡蛎幼体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第41-68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2-49页
        3.1.1 实验动物第42页
        3.1.2 酸化暴露后福建牡蛎幼体总RNA的提取第42页
        3.1.3 酸化暴露下福建牡蛎幼体的数字基因表达谱第42-43页
        3.1.4 酸化暴露下福建牡蛎幼体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46页
        3.1.5 qRT-PCR验证第46-49页
    3.2 结果第49-65页
        3.2.1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表达谱测序质量分析第49-50页
        3.2.2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50-51页
        3.2.3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51-52页
        3.2.4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差异基因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2-58页
        3.2.5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差异基因Pathway途径分析第58-61页
        3.2.6 福建牡蛎幼体酸化暴露后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第61-64页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第64-65页
    3.3 讨论第65-68页
第四章 海洋酸化条件下福建牡蛎幼体贝壳形成和生长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第68-90页
    4.1 福建牡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第69-82页
        4.1.1 材料和方法第69-78页
        4.1.2 结果第78-81页
        4.1.3 讨论第81-82页
    4.2 海洋酸化对福建牡蛎幼体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第82-90页
        4.2.1 材料与方法第82-84页
        4.2.2 结果第84-88页
        4.2.3 讨论第88-90页
第五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90-92页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90页
    5.2 创新点第90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shup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
下一篇:高通量抗菌活性筛选模型的构建及两株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