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刑事诉讼的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保释制度 | 第9-26页 |
第一节 英国保释制度 | 第9-13页 |
一、英国保释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0-11页 |
二、英国保释制度的程序 | 第11-12页 |
三、英国保释种类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美国保释制度发展史 | 第13-19页 |
一、早期美国模仿英国保释制度时期 | 第13-14页 |
二、美国保释制度的高速发展时期 | 第14-17页 |
三、美国保释制度的调整时期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美国保释制度现状 | 第19-26页 |
一、保释的种类 | 第20-23页 |
二、保释的程序 | 第23-26页 |
第二章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取保候审的概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取保候审的性质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取保候审的基本内容 | 第28-34页 |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二、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 第29-30页 |
三、取保候审的期限 | 第30-31页 |
四、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美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比较 | 第34-43页 |
第一节 理念比较 | 第34-38页 |
一、性质不同 | 第35页 |
二、诉讼价值不同 | 第35-37页 |
三、理论基础不同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内容比较 | 第38-43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38页 |
二、适用方式 | 第38-39页 |
三、适用程序 | 第39-40页 |
四、救济措施 | 第40页 |
五、批准与否定的条件 | 第40-41页 |
六、律师所起的作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美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借鉴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取保候审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43-46页 |
一、取保候审的定位问题 | 第43-45页 |
二、取保候审的范围的问题 | 第45-46页 |
三、取保候审程序的正当性问题 | 第46页 |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建议 | 第46-53页 |
一、转变立法和司法理念 | 第47-48页 |
二、落实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 | 第48-50页 |
三、建立我国取保候审的救济措施 | 第50-51页 |
四、建立取保候审的保障制度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