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成才第8-14页
 一、勤工助学工作的内涵第8-9页
 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功能第9-14页
  1.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功能第9-10页
  2.勤工助学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功能第10页
  3.勤工助学在大学生心智成长中的功能第10页
  4.勤工助学在大学生知识拓展中的功能第10-11页
  5.勤工助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功能第11页
  6.勤工助学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功能第11-14页
第二章 国内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分析第14-22页
 一、国内勤工助学工作的目的、途径与方式第14-16页
  1.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目的第14页
  2.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途径和方式第14-16页
 二、国内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第16-17页
  1.高校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阶段性第16页
  2.勤工助学对高校大学生的补贴性第16-17页
  3.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岗位的集中性第17页
  4.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自主性第17页
 三、国内勤工助学工作的困境第17-22页
  1.对勤工助学认识的不充分第17-18页
  2.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不足第18-19页
  3.勤工助学基地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层次不高第19页
  4.勤工助学制度不完善第19-20页
  5.勤工助学缺乏自主"造血"的功能第20页
  6.勤工助学管理模式不健全第20页
  7.勤工助学与社会就业的关联渠道尚未建立第20-22页
第三章 国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特点第22-27页
 一、联邦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第22页
 二、勤工助学组织管理的规范第22-24页
  1.独立的管理机构第22-23页
  2.规范的岗前培训第23页
  3.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工资第23页
  4.权威的调查和贫困认定第23-24页
  5.丰富且及时更新的资料库第24页
 三、勤工助学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第24-25页
 四、勤工助学基地的多样化第25页
 五、勤工助学育人作用的充分认识第25-27页
第四章 国内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优化和发展第27-40页
 一、转变勤工助学理念,是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想基础第27-29页
  1.转变高校对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第27-28页
  2.转变大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第28-29页
 二、拓展高校勤工助学路径,是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方法第29-32页
  1.在工作层次上,实现由劳务型向技术型拓展第29页
  2.在工作领域上,实现由学校内在型向社会外向型拓展第29-30页
  3.在工作组织上,实现由自发分散型向团队合作型拓展第30页
  4.在经费筹集上,实现由单一型向多渠道发展第30-31页
  5.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福利资助型向市场经营型拓展第31-32页
 三、规范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制度,是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政策保证第32-35页
  1.落实好勤工助学机构、经费和人员第32页
  2.建设好勤工助学管理队伍——设立人员培训制度第32-33页
  3.做好勤工助学的硬件配置——设立网络管理制度第33页
  4.激发勤工助学的工作热情——设立相应激励机制第33-34页
  5.保障勤工助学学生权益——设立法制化制度第34-35页
 四、创新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模式,为高校勤工助学优化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第35-40页
  1.绩效管理工具的引入为勤工助学工作的优化提供了新路径第35-37页
  2.高校勤工助学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标设置第37-40页
注释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iki的高校师生知识共享平台的研究
下一篇:时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