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葱蒜类论文--大葱论文

大葱抽薹遗传机理及对品质的影响研究

符号说明第4-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0页
    1.1 大葱的营养第12页
    1.2 国外大葱育种工作概况第12页
    1.3 我国大葱生产概况第12-13页
    1.4 大葱的起源、演化及分布研究第13页
    1.5 大葱春化特性的研究第13-14页
    1.6 大葱的抽薹机理的研究第14页
    1.7 大葱品质性状的研究第14-15页
    1.8 大葱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的研究第15页
    1.9 大葱的品种选育的研究第15-19页
        1.9.1 引种第15页
        1.9.2 大葱选种的研究研究进展第15-16页
        1.9.3 大葱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9.4 大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研究第16-18页
        1.9.5 大葱远缘杂交第18页
        1.9.6 大葱分子标记研究第18-19页
    1.10 耐抽薹大葱研究重点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2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0-26页
    2.1 试验地点第20页
    2.2 实验材料第20页
    2.3 试验方法第20-26页
        2.3.1 大葱病害测定方法第20页
        2.3.2 大葱假茎硬度调查第20页
        2.3.3 大葱抗倒伏能力调查第20-21页
        2.3.4 大葱不育系的选育第21页
        2.3.5 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比较第21页
        2.3.6 优良杂交组合比较试验第21页
        2.3.7 杂交组合区域比较试验第21页
        2.3.8 鳞茎紧实度测定法第21页
        2.3.9 大葱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第21-22页
        2.3.10 茎尖生长锥的观察第22页
        2.3.11 生长发育指标第22页
        2.3.12 大葱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第22-23页
        2.3.13 大葱杂交一代植物学形状比较第23页
        2.3.14 大葱不同播种期、不同时期的抽薹率第23页
        2.3.15 葱不同播期植株形态与抽薹的关系第23页
        2.3.16 大葱开花生物学调查第23页
        2.3.17 大葱抽薹期调查第23-24页
        2.3.18 晚抽薹大葱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第24页
        2.3.19 耐抽薹大葱的商品品质第24页
        2.3.20 大葱的储藏时间对抽薹的影响第24页
        2.3.21 大葱的储藏温度对抽薹的影响第24页
        2.3.22 统计分析方法第24-26页
3 结果和分析第26-47页
    3.1 大葱不育系选育及利用第26-32页
        3.1.1 大葱雄性不育系200730A的选育经过第26-29页
        3.1.2 杂交组合丰产性第29-32页
    3.2 大葱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第32-34页
        3.2.1 干物质含量杂种优势分析第33页
        3.2.2 可溶性固形物杂种优势分析第33-34页
        3.2.3 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分析第34页
    3.3 大葱杂交一代植物学形状比较第34-36页
        3.3.1 杂种一代叶片主要性状比较第34-35页
        3.3.2 假茎主要性状比较第35-36页
    3.4 耐抽薹大葱开花生物学研究第36-40页
        3.4.1 冬前大葱调查花芽分化过程第36-37页
        3.4.2 大葱不同播种期、不同时期的抽薹率第37-38页
        3.4.3 大葱不同播期大葱通过春化的时间和可见叶数第38页
        3.4.4 大葱不同播期植株形态与抽薹的关系第38页
        3.4.5 不同播种期和苗径的先期抽薹率第38-39页
        3.4.6 大葱开花生物学调查第39-40页
    3.5 晚抽薹大葱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第40-41页
        3.5.1 不同品种大葱半成株繁种的播期与产种性能第40页
        3.5.2 大葱不同品种、不同株龄种株的产种量第40-41页
    3.6 晚抽薹的营养品质第41-43页
        3.6.1 晚抽薹的可溶性糖比较第41-42页
        3.6.2 晚抽薹的可溶性蛋白比较第42页
        3.6.3 晚抽薹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比较第42-43页
    3.7 耐抽薹大葱的商品品质第43-47页
        3.7.1 杂交组合的越冬性比较第43-44页
        3.7.2 大葱的储藏条件对品质的影响第44-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4.1 大葱Fl代杂种优势的表现第47页
    4.2 大葱营养品质性状的F1代杂种优势的表现第47页
    4.3 大葱杂交一代的植物学性状遗传关系第47-48页
    4.4 耐抽薹大葱开花生物学研究第48-49页
        4.4.1 大葱通过春化后顶芽由叶芽转化为花芽第48页
        4.4.2 晚抽薹大葱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5 耐抽薹大葱商品性影响第49-50页
    5.1 耐抽薹大葱的商品性第49页
    5.2 大葱的耐储性也是检验大葱商品性的指标之一第49-50页
6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地温室环境信息采集终端系统设计
下一篇:甘蓝种子前处理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