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Ⅰ型玉米金属硫蛋白(Zea mays Metallothionein 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金属结合特性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植物MT的理化性质第13-16页
        1.2.1 分子量第13-14页
        1.2.2 氨基酸含量第14页
        1.2.3 空间结构第14-15页
        1.2.4 植物MT的分类第15-16页
    1.3 植物MT的检测方法第16-19页
        1.3.1 金属饱和法第16-17页
        1.3.2 电化学法第17页
        1.3.3 色谱分析法第17-18页
        1.3.4 蛋白质分析法/免疫法第18页
        1.3.5 克隆及检测第18页
        1.3.6 偶联技术(coupledtechniques)第18-19页
    1.4 植物MT的功能第19-20页
        1.4.1 植物MT的重金属解毒功能第19页
        1.4.2 植物MT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19页
        1.4.3 植物MT参与基因的调控第19-20页
        1.4.4 植物MT清除活性氧(ROS)第20页
        1.4.5 植物MT参与环境保护第20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0-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ZmMT1的表达与纯化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材料第23-29页
        2.2.1 质粒与菌株第23-24页
        2.2.2 主要实验试剂第24-25页
        2.2.3 主要实验仪器第25页
        2.2.4 常规试剂的配制第25-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3.1 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ZmMT1的构建第29页
        2.3.2 目的基因ZmMT1所编码蛋白质的表达及纯化第29-32页
        2.3.3 目的基因ZmMT1所编码蛋白质的表达条件的探究第32页
    2.4 实验结果第32-36页
        2.4.1 ZmMT1的电泳检测第32-33页
        2.4.2 目的基因ZmMT1所编码蛋白质的表达条件的探究第33-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ZmMT1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析第37-51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主要实验试剂第37-38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38-39页
        3.2.3 常规试剂的配制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3.1 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ZmMT1与PGEX-6p-1的构建第39-40页
        3.3.2 ZmMT1对不同金属离子耐受性测定第40页
        3.3.3 不同金属离子对ZmMT1的诱导表达第40页
        3.3.4 DTNB法测定ZmMT1的浓度第40-41页
        3.3.5 制备apo-ZmMT1溶液第41页
        3.3.6 ZmMT1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结合性质探究第41页
        3.3.7 ZmMT1与DTNB氧化速率的探究第41-42页
    3.4 实验结果第42-49页
        3.4.1 ZmMT1对不同金属离子耐受性研究第42-44页
        3.4.2 不同金属离子对ZmMT1的诱导表达第44页
        3.4.3 ZmMT1的浓度确定第44-45页
        3.4.4 UV光谱法探究不同金属离子滴定apo-ZmMT第45-48页
        3.4.5 ZmMT1与DTNB氧化速率的探究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硫离子对ZmMT1金属离子结合性质影响第51-59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4.2.1 主要实验试剂第51-52页
        4.2.2 主要实验仪器第52页
        4.2.3 常规试剂的配制第52-53页
    4.3 实验方法第53-54页
        4.3.1 硫离子存在条件下ZmMT1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探究第53页
        4.3.2 不同硫离子浓度对ZmMT1与金属离子结合特性探究第53页
        4.3.3 不同滴加顺序对ZmMT1结合性质探究第53-54页
    4.4 实验结果第54-58页
        4.4.1 硫离子存在条件下ZmMT1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结合性质探究第54-56页
        4.4.2 不同硫离子浓度对apo-ZmMT1与金属离子结合特性探究第56-57页
        4.4.3 不同滴加顺序对ZmMT1结合性质探究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ZmMT1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研究第59-67页
    5.1 引言第59-60页
    5.2 实验部分第60-61页
        5.2.1 主要实验试剂第60页
        5.2.2 主要实验仪器第60页
        5.2.3 常规试剂的配制第60-61页
    5.3 实验方法第61-62页
        5.3.1 ZmMT1对不同稀土离子耐受性测定第61页
        5.3.2 不同稀土离子对ZmMT1的诱导表达第61页
        5.3.3 紫外光谱法探究ZmMT1与不同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第61-62页
    5.4 实验结果第62-65页
        5.4.1 ZmMT1对不同稀土离子耐受性研究第62页
        5.4.2 不同金属离子对ZmMT1的诱导表达第62-63页
        5.4.3 Apo-ZmMT1与不同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第63-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总结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酸根插层钴铝类水滑石的调控制备及其催化应用
下一篇:气泡混合轻质土(FCB)强度与耐盐蚀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