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9页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社区治理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2 项目制研究 | 第18-20页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 第20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3.1 居民自治 | 第20-21页 |
1.3.2 社会组织 | 第21-22页 |
1.3.3 居民自治项目制 | 第22页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1.4.1 理论视角 | 第22-24页 |
1.4.2 契合性分析 | 第24-25页 |
1.4.3 分析框架 | 第25-2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1.5.1 方法论的选择 | 第26-27页 |
1.5.2 研究对象选取 | 第27页 |
1.5.3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7-28页 |
1.5.4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第2章 社会组织嵌入居民自治的现实基础 | 第29-37页 |
2.1 嵌入的背景及定位 | 第29-31页 |
2.1.1 社会治理新战略任务的促使 | 第29-30页 |
2.1.2 社会治理迫切需要创新社区治理路径 | 第30页 |
2.1.3 “三社联动”急需社区治理路径创新 | 第30-31页 |
2.2 基层居民自治工作的多重困境 | 第31-35页 |
2.2.1 街道治理工作的后劲不足 | 第31-33页 |
2.2.2 居委会工作的重心偏离 | 第33-34页 |
2.2.3 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活力不足 | 第34-35页 |
2.3 社会组织嵌入的现实动因 | 第35-37页 |
2.3.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 第36页 |
2.3.2 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驱动 | 第36-37页 |
第3章 供需对接:社会组织与居民区专业关系的建立 | 第37-44页 |
3.1 居民需求多样化与差异性 | 第37-39页 |
3.1.1 硬件改造贯穿居民需求的始终 | 第37-38页 |
3.1.2 软性需求的潜在化与强烈化 | 第38-39页 |
3.2 社会组织嵌入居民区的途径选择 | 第39-41页 |
3.2.1 外部督导方式的嵌入 | 第39-40页 |
3.2.2 实际执行方式的嵌入 | 第40页 |
3.2.3 督导与执行并存的嵌入 | 第40-41页 |
3.3 社会组织嵌入居民区的挑战 | 第41-44页 |
3.3.1 非在地化与专业关系建立的迟缓性 | 第41页 |
3.3.2 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的多面排斥 | 第41-42页 |
3.3.3 社会组织面临的低社会认知度 | 第42-44页 |
第4章 社区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自治的服务供给 | 第44-55页 |
4.1 利益相关与居民动员的基础 | 第44-47页 |
4.1.1 核心议题的创设 | 第44-45页 |
4.1.2 骨干群体的动员 | 第45-46页 |
4.1.3 利益机制的达成 | 第46-47页 |
4.2 资源整合与居民参与的保障 | 第47-49页 |
4.2.1 多类型资源的发掘 | 第47页 |
4.2.2 资源动员途径与使用 | 第47-48页 |
4.2.3 资源动员的技巧性 | 第48-49页 |
4.3 组织再构与居民参与网络的建构 | 第49-52页 |
4.3.1 被动参与式及非正式网络的形成 | 第49-50页 |
4.3.2 主动参与式及非正式网络的优化 | 第50-51页 |
4.3.3 参与中初级正式网络的型塑 | 第51-52页 |
4.4 综合性服务的带动与居民参与的持续动力 | 第52-55页 |
4.4.1 资源整合下的居民参与 | 第52-53页 |
4.4.2 阶段性活动的带动 | 第53-54页 |
4.4.3 居民认可度的提升 | 第54-55页 |
第5章 服务跟进:社会组织嵌入服务的差异化及策略调整 | 第55-63页 |
5.1 社会组织服务成效的差异化 | 第55-59页 |
5.1.1 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平台建构的成效显著 | 第55页 |
5.1.2 居民议事空间改造面临长效化考验 | 第55-57页 |
5.1.3 楼组公共空间改造的快速化 | 第57-59页 |
5.2 服务成效差异化的形成原因 | 第59-61页 |
5.2.1 社会组织与社区关系的强度 | 第59-60页 |
5.2.2 居民参与机制的稳定与否 | 第60页 |
5.2.3 服务的阶段化产出成效理想与否 | 第60-61页 |
5.3 社会组织嵌入的进一步深化 | 第61-63页 |
5.3.1 人员结构急需优化 | 第61页 |
5.3.2 服务关系有待深化 | 第61-62页 |
5.3.3 宣传方式有待调整 | 第62-63页 |
第6章 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自治的逻辑与机制 | 第63-77页 |
6.1 嵌入的行动逻辑 | 第63-70页 |
6.1.1 关系性嵌入:关系建构贯穿居民参与的始终 | 第63-66页 |
6.1.2 结构性嵌入:服务中后期的结构深化 | 第66-68页 |
6.1.3 认知性嵌入:社区服务的社会效果优化 | 第68-70页 |
6.2 嵌入的动力机制 | 第70-73页 |
6.2.1 利益相关:社区治理的动力基础 | 第70-71页 |
6.2.2 情感认同:社区治理的助推器 | 第71-72页 |
6.2.3 组织再构:社区治理的成效巩固 | 第72-73页 |
6.3 嵌入过程中的问题 | 第73-75页 |
6.3.1 缺乏对居民需求的纵深挖掘 | 第73-74页 |
6.3.2 对居民参与机制的深度发展不足 | 第74页 |
6.3.3 自治效果的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 第74-75页 |
6.4 社工的干预策略 | 第75-77页 |
6.4.1 提升社会组织识别居民核心需求的能力 | 第75页 |
6.4.2 强化社会组织发动居民和构建居民组织网络的能力 | 第75-76页 |
6.4.3 加快社会组织专业化与规范化建设 | 第76-77页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7-83页 |
7.1 研究发现 | 第77-79页 |
7.1.1 社会组织嵌入居民自治项目的多重逻辑 | 第77-78页 |
7.1.2 社会组织与居民区关系的建构及自治效果 | 第78页 |
7.1.3 社会组织参与居民自治的动力机制 | 第78-79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79-81页 |
7.2.1 样本的类型有待丰富 | 第79-80页 |
7.2.2 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限制 | 第80-8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7.3.1 社会组织服务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 | 第81-82页 |
7.3.2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比较分析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录一 | 第90-91页 |
附录二 | 第91-92页 |
附录三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