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 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虚拟映射技术概述 | 第15-25页 |
| 2.1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概述 | 第15-17页 |
| 2.2 面向可靠性虚拟资源映射关键技术 | 第17-21页 |
| 2.2.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第17-19页 |
| 2.2.2 虚拟资源映射技术 | 第19-20页 |
| 2.2.3 可靠性保障技术 | 第20-21页 |
| 2.3 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2.3.1 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2.3.2 虚拟资源映射算法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基于负载均衡的虚拟容错网络资源映射方法 | 第25-36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系统模型 | 第25-28页 |
| 3.2.1 网络模型 | 第26页 |
| 3.2.2 映射模型 | 第26-28页 |
| 3.3 基于负载均衡的虚拟容错网络资源映射算法 | 第28-30页 |
| 3.4 实验分析和结论 | 第30-34页 |
| 3.4.1 仿真环境 | 第30-31页 |
| 3.4.2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基于业务可靠性的虚拟资源映射方法 | 第36-50页 |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 4.2 系统模型 | 第37-42页 |
| 4.2.1 网络模型 | 第37-38页 |
| 4.2.2 基于业务优先级与故障概率的主链路映射模型 | 第38-41页 |
| 4.2.3 基于资源节约的辅链路映射模型 | 第41-42页 |
| 4.3 基于业务可靠性的虚拟资源映射算法 | 第42-44页 |
| 4.4 实验分析和结论 | 第44-49页 |
| 4.4.1 仿真环境 | 第44-45页 |
| 4.4.2 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 5.2 未来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