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以后楚国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论文研究重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屈原以后楚国的形势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每况愈下的政治与军事形势 | 第13-17页 |
第二节 江河日下的思想与意识形态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庄辛及其作品研究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庄辛生平与思想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庄辛作品研究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宋玉生平及其作品研究 | 第26-50页 |
第一节 宋玉生平与思想 | 第26-31页 |
第二节 关于宋玉的作品研究 | 第31-43页 |
第三节 宋玉在艺术上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宋玉对后世的影响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唐勒、景瑳及其作品研究 | 第50-60页 |
第一节 唐勒、景瑳的生平思想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唐勒的作品研究 | 第51-54页 |
第三节 景瑳作品探究 | 第54-60页 |
第五章 荀子及其在楚国的创作 | 第60-68页 |
第一节 关于《荀子·赋篇》中的五首“隐” | 第60-65页 |
第二节 关于《荀子·赋篇》中的“佹诗”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关于荀子的《成相》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楚国晚期散文创作 | 第68-74页 |
第一节 《说弋》 | 第68-69页 |
第二节 黄歇《上书说秦昭王》 | 第69-70页 |
第三节 楚文余绪—《鶡冠子》 | 第70-74页 |
第七章 屈原及楚国晚期作家对汉文学的影响 | 第74-81页 |
第一节 汉代文人对楚辞的接受 | 第74-77页 |
第二节 楚文学对汉文学的影响 | 第77-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