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1.1. 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 | 第10页 |
1.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第10-12页 |
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第12-18页 |
1.3.1. 提高涂膜交联度 | 第13-16页 |
1.3.2. 降低亲水基团含量 | 第16-17页 |
1.3.3. 改善涂膜表面性能 | 第17-18页 |
1.3.4. 核壳结构 | 第18页 |
1.4. 室温交联技术 | 第18-23页 |
1.4.1. 环状碳酸酯与胺基的室温交联 | 第19页 |
1.4.2. 羰基与酰肼基团的室温交联 | 第19-20页 |
1.4.3. 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室温自氧化交联 | 第20页 |
1.4.4. 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的室温交联 | 第20-21页 |
1.4.5. 氮丙啶与羧基的室温交联 | 第21页 |
1.4.6. 脂环族环氧基团与羧基的室温交联 | 第21-22页 |
1.4.7. 硅氧烷基团的室温水解缩聚交联 | 第22页 |
1.4.8. 金属离子与羧基、磺酸基等螯合作用室温交联 | 第22-23页 |
1.4.9. 异氰酸酯基团的室温交联 | 第23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蓖麻油衍生物改性软段结构 | 第23-25页 |
1.5.2. 丙烯酸酯封端改性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 第30-3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2.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步骤 | 第31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1-36页 |
第三章 三羟甲基丙烷脱水蓖麻油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7页 |
3.2.2. 实验配方 | 第37页 |
3.2.3. TMPDCO的合成 | 第37-38页 |
3.2.4. TMPDCO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5. 脱水蓖麻油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涂膜的制备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3.3.1. TMPDCO的合成跟踪 | 第39-40页 |
3.3.2. 三羟甲基丙烷脱水蓖麻油酸酯的工艺条件 | 第40-41页 |
3.3.3. 红外图谱表征 | 第41-42页 |
3.3.4. TMPDCO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4.1. 耐化学品性 | 第42-44页 |
3.3.4.2. 热性能 | 第44-45页 |
3.3.4.3. Tg | 第45页 |
3.3.5. 反应体系中R值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6. 环氧树脂添加量对乳液性能影响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封端型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性能研究 | 第50-65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0-51页 |
4.2.2. 封端型水基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3. 封端型水基聚氨酯树脂涂膜的制备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4.3.1. 水性聚氨酯的室温固化机理 | 第52页 |
4.3.2. TMPDCO改性研究 | 第52-53页 |
4.3.3. 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3.1. 乳液外观 | 第53-54页 |
4.3.3.2. 吸水率 | 第54-55页 |
4.3.4. 封端剂影响 | 第55-57页 |
4.3.4.1. 吸水率 | 第55-56页 |
4.3.4.2. Tg | 第56页 |
4.3.4.3. 乳液高温稳定性 | 第56-57页 |
4.3.5. 氮丙啶改性 | 第57-59页 |
4.3.6. 软段二元醇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6.1 吸水率 | 第59-60页 |
4.3.6.2 力学性能 | 第60-61页 |
4.3.7 硬段种类对相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或完成的课题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