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及游憩效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缘起第9-10页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大众游憩需求的提高第9页
        1.1.2 城市边缘带的发展优势与存在弊病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重要概念解读第12-14页
        1.3.1 城市边缘带(区)第12-13页
        1.3.2 游憩用地第13页
        1.3.3 用地配置第13-14页
        1.3.4 游憩效用第14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1 国外理论研究及实践动态第14-15页
        1.4.2 国内理论研究及实践动态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6-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城市更新理论第18页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8-19页
        2.2.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第18-19页
        2.2.2 城市绿道理论第19页
    2.3 游憩理论第19-21页
        2.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19-20页
        2.3.2 环城游憩带理论第20-21页
    2.4 环境行为学理论第21-22页
    2.5 效用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配置研究第24-49页
    3.1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认知第24-29页
        3.1.1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特点第24-25页
        3.1.2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类型划分第25-27页
        3.1.3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空间演化规律第27-29页
    3.2 我国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现状分析第29-36页
        3.2.1 以北京、上海为例的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建设情况第29-32页
        3.2.2 我国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3.2.3 我国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模式探讨第33-36页
    3.3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42页
        3.3.1 城市边缘带内在特色要素分析第37-40页
        3.3.2 游憩用地配置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第40-42页
    3.4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配置原则第42-47页
        3.4.1 多层面综合研究,统筹全局发展第42-43页
        3.4.2 综合协调各项需求,合理配置游憩产品第43-44页
        3.4.3 突出地方特色,优化主题形象第44-45页
        3.4.4 合理高效配置资源,促进效用最大化第45页
        3.4.5 植入生态理念,构建城乡生态安全格局第45-47页
    3.5 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的功能及空间布局方式第47-49页
        3.5.1 游憩地功能结构概念化布局模式第47-48页
        3.5.2 游憩区(景区)空间布局方式第48-49页
第四章 游憩效用研究第49-66页
    4.1 游憩效用的引用第49-50页
        4.1.1 人的休闲需求第49页
        4.1.2 顾客满意度第49-50页
        4.1.3 “效用”概念的引入第50页
    4.2 游憩效用的相关模型建立第50-53页
        4.2.1 游憩效用概念模型第50-52页
        4.2.2 引力模型第52-53页
    4.3 游憩地特色与品质分析第53-62页
        4.3.1 空间环境认知第53-59页
        4.3.2 游憩活动支持第59-62页
        4.3.3 游憩地运营保障第62页
    4.4 游憩效用评价第62-66页
        4.4.1 游憩效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62页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62-65页
        4.4.3 评价方法第65-66页
第五章 项目研究——以铁岭市岭东生态旅游休闲区规划为例第66-88页
    5.1 宏观背景分析与构思第66-71页
        5.1.1 铁岭市综合概述第66-67页
        5.1.2 铁岭市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现状第67-68页
        5.1.3 现状存在问题分析第68-69页
        5.1.4 铁岭板块总体概述第69页
        5.1.5 铁岭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模式及岭东板块发展构思第69-71页
    5.2 项目前期分析第71-76页
        5.2.1 规划用地现状综述第71-73页
        5.2.2 规划用地内在特色要素分析第73-74页
        5.2.3 规划用地外在影响因素分析第74-75页
        5.2.4 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第75-76页
    5.3 基于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原则的总体概念设计第76-81页
        5.3.1 规划定位第76-77页
        5.3.2 规划思路第77-78页
        5.3.3 规划布局结构第78-79页
        5.3.4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第79-81页
    5.4 基于游憩效用研究的城市设计引导和游憩产品策划第81-88页
        5.4.1 整体景观形态设计引导第82-83页
        5.4.2 公共空间设计引导第83-86页
        5.4.3 核心景区环境景观示意第86-87页
        5.4.4 游憩产品策划第87-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89页
    6.1 总结第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寒冷地区农村住宅的被动太阳能设计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