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贵州分公司赤泥堆场岩溶渗漏分析及防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岩溶渗漏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的技术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区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25页 |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3页 |
·气象、地震 | 第18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8-19页 |
·地质构造 | 第19-22页 |
·断层 | 第20-22页 |
·节理裂隙 | 第22页 |
·地层及岩性 | 第22-23页 |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5页 |
·场区地下水赋存条件 | 第23-24页 |
·地下水补、排途经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岩溶渗漏分析 | 第25-44页 |
·岩溶发育规律 | 第25页 |
·岩溶发育特征 | 第25-26页 |
·岩溶研究的主要工作方法 | 第26页 |
·水质变化分析 | 第26-29页 |
·场区岩溶渗漏试验 | 第29-40页 |
·试验方法选择 | 第29页 |
·赤泥堆场不同介质的电性参数特征 | 第29页 |
·电磁波CT测试 | 第29-32页 |
·连通试验 | 第32-34页 |
·压水试验 | 第34-38页 |
·井间电法及地面电法 | 第38-40页 |
·主要渗漏带的空间分布特点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渗漏处理方案 | 第44-54页 |
·基岩渗透性分析 | 第44页 |
·防渗分区 | 第44-46页 |
·岩溶渗漏处理方案 | 第46页 |
·施工工艺 | 第46-48页 |
·灌浆质量 | 第48-51页 |
·泉井点的水质监测 | 第51-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建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