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9-10页 |
1.2.1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1.2.3 关于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模型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12页 |
2 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选择 | 第12-17页 |
2.1 产业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 第12-14页 |
2.1.1 产业竞争力 | 第12页 |
2.1.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第12-13页 |
2.1.3 五力分析模型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1.4 完善分析模型 | 第14页 |
2.2 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14-17页 |
2.2.1 风力产业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2.2.2 我国风电产业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2.2.3 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 第15-17页 |
3 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17-39页 |
3.1 产业链维度的风电产业竞争分析 | 第17-22页 |
3.1.1 设备生产企业谈判能力 | 第17-20页 |
3.1.2 风电资源取得的谈判能力 | 第20-21页 |
3.1.3 电网企业谈判能力 | 第21-22页 |
3.2 市场维度的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22-28页 |
3.2.1 发电市场的供求状况 | 第22-25页 |
3.2.2 产业内竞争状况 | 第25-26页 |
3.2.3 风电替代品的竞争力 | 第26-28页 |
3.3 时间维度的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28-32页 |
3.3.1 未来需求状况分析 | 第28-29页 |
3.3.2 未来风电设备价格分析 | 第29-30页 |
3.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0-32页 |
3.4 风电产业的政策影响力分析 | 第32-36页 |
3.4.1 可再生能源法 | 第32-33页 |
3.4.2 财税政策 | 第33-34页 |
3.4.3 上网电价政策 | 第34-36页 |
3.4.4 并网政策 | 第36页 |
3.5 小结 | 第36-39页 |
3.5.1 产业链维度的因素 | 第36-37页 |
3.5.2 市场维度的因素 | 第37-38页 |
3.5.3 时间维度的因素 | 第38页 |
3.5.4 产业政策的因素 | 第38-39页 |
4 提高风电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第39-44页 |
4.1 加快风电制造业的发展 | 第39-40页 |
4.1.1 风电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 第39页 |
4.1.2 培养相关的人才 | 第39-40页 |
4.2 探索更优的上网电价政策 | 第40-41页 |
4.2.1 现时上网电价政策需欠佳之处 | 第40页 |
4.2.2 更优的上网电价政策 | 第40-41页 |
4.3 落实解决风电“并网难”问题 | 第41-42页 |
4.3.1 “并网难”问题的出现 | 第41页 |
4.3.2 解决“并网难”问题 | 第41-42页 |
4.4 适时推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 | 第42页 |
4.4.1 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简介 | 第42页 |
4.4.2 配额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 | 第42页 |
4.5 继续完善财税政策支持 | 第42-44页 |
4.5.1 对风电配套设施实行财税政策支持 | 第42-43页 |
4.5.2 完善财政政策的补贴措施 | 第43页 |
4.5.3 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4页 |
5.2 有待改进与完善之处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