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和意义 | 第8-9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0-16页 |
2.1 前期相关研究 | 第10页 |
2.2 本文应用的主要理论分析工具 | 第10-16页 |
2.2.1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 第10-12页 |
2.2.2 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PEST分析 | 第12页 |
2.2.3 SWOT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2.2.4 波士顿矩阵 | 第13-14页 |
2.2.5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 第14-16页 |
3 中包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第16-25页 |
3.1 中包集团简介 | 第16-17页 |
3.1.1 中国包装总公司简介 | 第16页 |
3.1.2 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简介 | 第16-17页 |
3.1.3 “两包合并”战略重组 | 第17页 |
3.2 政治环境分析 | 第17-18页 |
3.3 经济环境分析 | 第18-22页 |
3.3.1 宏观经济环境 | 第19-21页 |
3.3.2 经济政策分析 | 第21-22页 |
3.4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3.5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4 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 第25-32页 |
4.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第25-26页 |
4.1.1 规模经济 | 第25-26页 |
4.1.2 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 第26页 |
4.1.3 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 第26页 |
4.2 供应者分析 | 第26-27页 |
4.3 购买者分析 | 第27-28页 |
4.4 替代品分析 | 第28页 |
4.5 竞争对手分析 | 第28-3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中包集团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第32-38页 |
5.1 企业优势资源分析 | 第32-34页 |
5.1.1 品牌和信誉优势 | 第32-33页 |
5.1.2 规模和资源优势 | 第33页 |
5.1.3 渠道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 | 第33-34页 |
5.1.4 资金优势 | 第34页 |
5.1.5 人才优势 | 第34页 |
5.2 企业劣势资源分析 | 第34-36页 |
5.2.1 缺乏稳定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 第34页 |
5.2.2 下属企业情况参差不齐 | 第34-35页 |
5.2.3 科研资源的分散 | 第35页 |
5.2.4 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 | 第35页 |
5.2.5 企业文化劣势 | 第35页 |
5.2.6 人员的繁冗 | 第35-36页 |
5.3 企业发展机会分析 | 第36页 |
5.4 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分析 | 第3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6 中包集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建议 | 第38-44页 |
6.1 中包集团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6.2 对中包集团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 第38-43页 |
6.2.1 收紧业务领域,清理退出亏损企业,回笼资金 | 第40页 |
6.2.2 整合内外资源,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 第40-41页 |
6.2.3 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资金实行统一预算管理 | 第41-42页 |
6.2.4 人力资源重构,重塑企业文化 | 第42-4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7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