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3-2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对国内学者研究的综合评述第18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3.3 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述第21-29页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第21-22页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第21-22页
        2.1.2 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第22页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述第22-29页
        2.2.1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第22-23页
        2.2.2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第23-25页
        2.2.3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第25-26页
        2.2.4 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第26-29页
第3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第29-39页
    3.1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9-30页
    3.2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第30-33页
        3.2.1 数据选择与说明第30页
        3.2.2 单位根检验第30-31页
        3.2.3 协整检验第31-32页
        3.2.4 Granger因果检验第32-33页
    3.3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第33-35页
        3.3.1 利率未完全市场化,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第33-34页
        3.3.2 利率结构不合理,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第34页
        3.3.3 利率对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引导作用有限第34-35页
        3.3.4 利率对企业投资的刺激作用有限第35页
    3.4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第35-39页
        3.4.1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第35-36页
        3.4.2 完善利率结构,大力发展货币市场第36页
        3.4.3 提高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利率敏感性第36-37页
        3.4.4 提高企业投资的利率敏感性第37-39页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第39-49页
    4.1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现状分析第39-40页
    4.2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第40-44页
        4.2.1 数据选择与说明第40-41页
        4.2.2 单位根检验第41页
        4.2.3 协整检验第41-43页
        4.2.4 Granger因果检验第43-44页
    4.3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第44-46页
        4.3.1 国有银行改革滞后,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第44页
        4.3.2 金融结构体系不健全,中小金融机构不活跃第44-45页
        4.3.3 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商业银行“惜贷”或“慎贷”第45页
        4.3.4 央行调控机制不健全,信贷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第45-46页
    4.4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第46-49页
        4.4.1 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第46页
        4.4.2 着力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第46-47页
        4.4.3 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47页
        4.4.4 完善央行调控体制,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第47-49页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第49-57页
    5.1 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现状分析第49-50页
    5.2 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第50-53页
        5.2.1 数据选择与说明第50页
        5.2.2 单位根检验第50-51页
        5.2.3 协整检验第51-52页
        5.2.4 Granger因果检验第52-53页
    5.3 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第53-54页
        5.3.1 资本市场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第53页
        5.3.2 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第53-54页
        5.3.3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投机气氛浓重第54页
    5.4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第54-57页
        5.4.1 逐步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第54-55页
        5.4.2 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第55页
        5.4.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政府监管水平第55-57页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第57-65页
    6.1 中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现状分析第57-58页
    6.2 中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第58-61页
        6.2.1 数据选择与说明第58页
        6.2.2 单位根检验第58-59页
        6.2.3 协整检验第59-60页
        6.2.4 Granger因果检验第60-61页
    6.3 中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第61-63页
        6.3.1 汇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第61-62页
        6.3.2 外汇占款过多,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第62页
        6.3.3 交易品种单一,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第62-63页
    6.4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第63-65页
        6.4.1 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63页
        6.4.2 适当刺激进口需求,确定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第63-64页
        6.4.3 增加交易品种,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研究--以P市城投公司为例
下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