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2-1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6-3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17-1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2 研究概况述评 | 第19-27页 |
1.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研究 | 第20-22页 |
1.2.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 第22-23页 |
1.2.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 第23-24页 |
1.2.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24-26页 |
1.2.5 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 第26-27页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7-29页 |
1.3.1 非公企业 | 第27-28页 |
1.3.2 党的建设 | 第28页 |
1.3.3 党员教育管理 | 第28-29页 |
1.4 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创新点 | 第29-33页 |
1.4.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第29-30页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2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历史考察 | 第33-48页 |
2.1 我国非公企业发展及现状 | 第33-38页 |
2.1.1 非公企业发展概况 | 第33-36页 |
2.1.2 非公企业的经济关系 | 第36-37页 |
2.1.3 非公企业的政治状况 | 第37-38页 |
2.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历程 | 第38-42页 |
2.2.1 初步探索期(1978年—1992年) | 第39页 |
2.2.2 稳步推进期(1992年—2002年) | 第39-41页 |
2.2.3 全面发展期(2002年—现在) | 第41-42页 |
2.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 第42-48页 |
2.3.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受到普遍重视 | 第42-44页 |
2.3.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 第44页 |
2.3.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建设有序展开 | 第44-46页 |
2.3.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改进 | 第46-48页 |
第3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 第48-65页 |
3.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第48-50页 |
3.1.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 | 第48-49页 |
3.1.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挑战 | 第49-50页 |
3.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困境 | 第50-59页 |
3.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点 | 第51-55页 |
3.2.2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难点 | 第55-59页 |
3.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影响因素 | 第59-65页 |
3.3.1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实效因素 | 第59-61页 |
3.3.2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实效因素 | 第61-65页 |
第4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律探索 | 第65-79页 |
4.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 第65-68页 |
4.1.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 第65-67页 |
4.1.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性 | 第67-68页 |
4.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性 | 第68-73页 |
4.2.1 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环境 | 第68-70页 |
4.2.2 非公企业员工的政治要求 | 第70-71页 |
4.2.3 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参与 | 第71-73页 |
4.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 第73-79页 |
4.3.1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性质的差异性 | 第73-74页 |
4.3.2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的多样性 | 第74-75页 |
4.3.3 党性要求与片面趋利的矛盾性 | 第75-77页 |
4.3.4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性 | 第77-79页 |
第5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体系建构 | 第79-92页 |
5.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目标 | 第79-81页 |
5.1.1 先进性目标 | 第79页 |
5.1.2 纯洁性目标 | 第79-80页 |
5.1.3 以人为本目标 | 第80页 |
5.1.4 为人民服务目标 | 第80-81页 |
5.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内容 | 第81-84页 |
5.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内容 | 第81-83页 |
5.2.2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内容 | 第83-84页 |
5.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法 | 第84-88页 |
5.3.1 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相结合 | 第84-85页 |
5.3.2 论武装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第85页 |
5.3.3 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 | 第85-86页 |
5.3.4 分类指导与突出工作重点相结合 | 第86页 |
5.3.5 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相结合 | 第86页 |
5.3.6 教育方法与管理方法相结合 | 第86-88页 |
5.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评价 | 第88-92页 |
5.4.1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第88-89页 |
5.4.2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与指标 | 第89-90页 |
5.4.3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方法 | 第90-92页 |
第6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 | 第92-120页 |
6.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机制 | 第92-97页 |
6.1.1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责任意识 | 第92-93页 |
6.1.2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职责确定 | 第93-94页 |
6.1.3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夯实 | 第94-96页 |
6.1.4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格局建立 | 第96-97页 |
6.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机制 | 第97-104页 |
6.2.1 党员教育制度建设 | 第97-98页 |
6.2.2 党员教育内容创新 | 第98-100页 |
6.2.3 党员教育形式改进 | 第100-102页 |
6.2.4 党员活动平台建构 | 第102-103页 |
6.2.5 先进企业文化培育 | 第103-104页 |
6.3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机制 | 第104-110页 |
6.3.1 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 第104-105页 |
6.3.2 党员管理方法改进 | 第105-106页 |
6.3.3 党员管理手段创新 | 第106-108页 |
6.3.4 党员动态管理模式建立 | 第108-110页 |
6.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实效保障机制 | 第110-114页 |
6.4.1 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设置 | 第110-111页 |
6.4.2 党员教育管理激励约束 | 第111页 |
6.4.3 党员教育管理效果评估 | 第111-113页 |
6.4.4 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保障 | 第113-114页 |
6.5 非公企业党员服务群众机制 | 第114-120页 |
6.5.1 党员谈心走访 | 第114-115页 |
6.5.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 | 第115-117页 |
6.5.3 党员帮扶解困 | 第117-120页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