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 | 第17页 |
2.1.3 诚信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17-20页 |
2.1.4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 | 第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契约信用理论 | 第20-22页 |
2.2.2 不对称信息理论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33页 |
3.1 我国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现状 | 第24页 |
3.2 我国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现状 | 第24-26页 |
3.3 国外和我国部分地区的监理企业诚信评价实践 | 第26-31页 |
3.3.1 国际监理企业诚信评价实践借鉴 | 第26-28页 |
3.3.2 我国部分地区监理企业诚信评价实践借鉴 | 第28-31页 |
3.4 对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的SWOT分析 | 第31-32页 |
3.4.1 优势分析 | 第31页 |
3.4.2 劣势分析 | 第31页 |
3.4.3 带来的机遇分析 | 第31-32页 |
3.4.4 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5页 |
4.1 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 | 第34-40页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4-35页 |
4.2.2 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5-39页 |
4.2.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39-40页 |
4.3 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40-44页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2页 |
4.3.2 评价方法研究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5.1 GT企业概况 | 第45页 |
5.2 GT企业诚信评价 | 第45-51页 |
5.2.1 评价指标打分 | 第45-48页 |
5.2.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8-51页 |
5.3 提高企业诚信的建议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加强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的建议 | 第53-58页 |
6.1 政府机构加大公路工程监理企业监督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53页 |
6.2 建立监理企业诚信数据库及公开诚信信息 | 第53-54页 |
6.3 大力发展征信机构,加大扶持和监督力度 | 第54-55页 |
6.4 发挥监理行业协会对信用管理的监督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意识 | 第55-56页 |
6.5 建立健全诚信约束激励机制 | 第56页 |
6.6 公路工程监理企业应积极加强内部诚信管理,提高职业道德 | 第56-5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7.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